分卷阅读127
(1/2)《(三国同人)混在三国当谋士》 / 放鸽子
然而准备充分而来的周瑜,要能被他这突然发难吓着,史上那惨死赤壁的几十万雄兵都得笑醒过来。
“且退下!”公孙瓒屏退欲将周瑜拖下的随从,一掀前摆,于主位上落座,傲然道:“见你胆气不俗,便再给次机会。要能将方才的话说出个所以然来,饶你一命,也未尝不可。”
周瑜冷笑:“将军与袁绍交兵多时,累得黎庶疲弊,仓廪无积,正当屯田备患……”
……
要是刘备就在此地,或还能在这虚虚实实的迷雾当中指出几项疑点来,给公孙瓒做个参谋,不叫他被迷惑得如此之惨。
可惜刘备远在青州,刚升任平原国相不久,内忙于梳理政务,外急于抵御敌寇,唯一的喘息功夫,还是得与袁绍新建的盟约所赐。
等他得知切实消息,木已成舟:周瑜走马上任,不仅被派至青州来做他同僚,所带的部曲也在关靖的馊主意下被悉数打散,编入各个军中,初衷竟是避免周瑜心有不轨时可联合他们起事。
不过对刘备这份几欲呕血的心情,燕清也暂无暇关注了。
显然曹操也非常清楚这份联盟关系应时势而生,实则脆弱得不堪一击,为求兵贵神速,在一安顿住公孙瓒这桩后顾之忧后,立即劝说袁绍出兵。
他原就未想过,本质上是敌非友的公孙瓒能真提供什么援助,只让他被盟约所困,不好趁袁绍倾巢而出,与吕布交兵之际,袭击后方罢了。
——于是在二月刚至的时刻,一直摇摆不定,踟蹰不前的袁绍终于被他说动,下定决心启兵伐吕。
第116章 优劣互换
当双方都兵盛粮足,有意天下,却被对方限制住扩张步伐时,交战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
对雄踞三州,占尽河南战略要地,右边只得一个风烛残年的陶谦,左边则是守成不动的刘表,下边虽有山越横截,却丝毫影响不了大局的吕布势而言,这场交锋拖得越后,实力差距就会越大,对他也更为有利。
他大可以先不参合进河北一地的几势相争,一边等他们互斗,一边游刃有余地先往别处发展:以他所处的关东地区的核心位置,既可直入司隶,轻取皇帝;亦可挟恩屯兵徐州,守株待兔;甚至可倾力南下,进犯荆襄……试问现有哪方诸侯,在单打独斗的情况下,对上来势汹汹的吕布势还能有还手之力?
曹操自然不可能不看穿这点。
对袁绍而言,状况就要糟糕得多了:跟史上他平定河北,手握并、冀、幽、青四州,有几十万大军,粮草丰沃,宣布跟曹操决裂时的情形完全没法比的是,目前真正被他彻底掌控的,就一个冀州罢了,和青州的平原一地罢了。
可这一仗却不能不打,因为时间差根本没有机会存在:不趁着吕布尚未在兖州站稳脚跟,联合公孙瓒将其驱赶打压,难道还再等个一年半载,顾着惦记那随时可取的河南尹,却叫贪得无厌的猛虎养足了精力,再逐步蚕食掉其余势力吗?
在同样的时间段里,只得冀州一地,且面临内忧外患的袁绍,哪怕竭力积蓄实力,也是绝不可能拼得过吕布的。
倘若现三方混战的青州,也被吕布所夺,那被围堵合困在河北的这三股势力,就只剩下苟延残喘的余力,连一线生机都不会剩下了。
从兵法来看,最佳出征时机,应是对手准备不及,实力上有所欠缺的时刻,而不非得等到自己准备就绪。
除此之外,袁绍不得不被动发兵,仓促出战的原因,就是这脆弱不堪的联盟关系:满眼私仇,不知远虑的公孙瓒随时可能撕破脸皮,趁后方空虚袭击冀州,要暂时稳住他已是不易,岂能不尽快奋力一搏?
好在没有公孙瓒的呼应,那并州的黑山军张燕便独木难支,纵使有心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后方暂算安稳。
因心里早有准备,在得知这讯时,已入驻修复一新的甄城、不必再在营帐里委屈的众人皆都悄然无声。
吕布是摆惯了面无表情的谱,对这意料之中的事,也很是淡定地毫无表示;郭嘉不着痕迹地跟燕清抛了个俏皮的媚眼,燕清则揪准吕布不注意的空档,愉快地反抛回去;张辽与甘宁则眼前一亮,对这近在咫尺的建功立业的机会跃跃欲试了起来。
“正值隆冬盛寒,外头还冰天雪地的,何不多休养些时日,待春来再做打算?袁绍也太不会挑时间了。”
厅里燃着红通通的火盆,暖融融得只需在薄衫上披件外衣,燕清如此抱怨着,面上却毫无忧色。
几乎可以想象得出,从缔结盟约到现在,已过去近两个月功夫,其中曹操劳心劳力不说,还得辛苦地忍着一些忙于内斗争权的袁绍谋士的阻挠,力劝优柔寡断的袁绍尽快出兵。
可惜袁绍虑多不决,硬是拖延了这么久,才下定决心,放弃以逸待劳的天真想法,跟步步紧逼的吕布决一死战。
实际上,燕清也很清楚,袁绍选择不等到春耕是明智的。
在得到豫州那年,有吕布无条件撑腰的燕清就从容做主,仗着财大气粗,收拢了如此之多的流民,又供给改进过的农具,外加减低税赋,只为提高荒地的开垦率。
第一年还很是入不敷出,仿佛就是一笔血本无归,只为收买人心的慈善买卖,可等到第二年,这些原本一文不名的荒地给他们带来的回报,就丰厚得甚至都超出了燕清的预期。
也就是去年(初平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