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

(1/2)(三国同人)混在三国当谋士 / 放鸽子


又饶有兴致道:“不知有多少美貌佳人,就盼与燕郎春风一度,重光就真是半点也不动心么?”

燕清扯了扯嘴角。

有个动不动就夜战十回、精力用之不竭的仙凤女,早将他彻底榨**了,哪儿还有心神关注旁的女子?

他也不答,将手边那看了多次的文章给郭嘉递去了:“与其沾花惹草、多管闲事,不如读读这个。”

郭嘉挑了挑眉,接来细细读过后,面上的那点玩世不恭就彻底淡去了,转为凝重:“这是何人所写?”

燕清微微一笑,并不回答此问,而是反问道:“先说说,你认为这写得如何?”

郭嘉直白道:“应当可行,只是具体指派谁去?我不擅此道,文和、公台亦不。你虽较我强些,要促成此事,恐也不够。”

燕清理所当然道:“当然是让定下此策的人去了。”

郭嘉默了一默,哼笑道:“亮公子?”

燕清笑道:“然也!”

诸葛亮曾有段时间绕着郭嘉转,是以郭嘉能看出来,燕清是一点都不意外的。

在考完第三场试后,燕清仗着职权之便,悄悄在给陆逊和诸葛亮的考卷里,额外增加了一道不计入总分的题目。

当然,为了确保不影响他们在其他题目的发挥,给他俩分去作计时用那根香烛,也更长一些。

因考生们都在单独隔间里参考,试后又在不同时间赐予他们享用热汤、祛除身上污垢,也没人注意到,有两人出来的时间要稍晚一些。

那还是陆逊之前的献策给他带来的启发:即便年纪轻轻,磨炼不足,但注定能名传千古的天之骄子的谋略,可不容半分小觑的。

题目倒是直截了当——如何平幽?

等刘表一死,就算蔡氏不肯献出,他们发兵去取,也易如探囊取物;马腾韩遂有勇无谋,对付不难;并州鱼龙混杂,可留待最后;益州地富民广,需平定关中后再做计议;士夑割据交州,偏安一隅,更是不值一提。

在燕清的计划当中,便是先取荆州,再平定河东,横过司隶,攻凉围益,后图并交。

离得最近,又需费神对付的,就剩幽州公孙瓒了。

郭嘉点了点头,问道:“那议儿的呢?”

燕清之所以先抑后扬,就是为了等郭嘉问这句,喜滋滋地拿了出来:“在此。”

郭嘉实在见不得他这得意得有点傻气的模样,眼角抽抽地接过,很快看完,不由带了几分玩味道:“还是嫩了一点。”

燕清毫不犹豫地维护道:“议儿可比亮公子整整小了两岁!”

又辩道:“依议儿计行,也非是不成,只是——”

郭嘉无奈接道:“只是到底要费兵马时力,不必兵不血刃的伐谋上策来得合算,是罢?”

燕清颔首。

凭吕布如今实力,想强攻那半冀和幽州,彻底将公孙瓒势覆灭,也称不上有多难。只是一来他们与公孙瓒势多次合作,关系称得上良好;二则是他欣赏公孙瓒对抗时异族的杀伐决断,想继续将他安在边境,以御外敌。

公孙瓒从前之所以跟主管内政的刘虞闹翻,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得归到他对外族常残暴镇压,不屑怀柔上。

然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燕清虽不至于想得这么极端,却是很赞成公孙瓒的强硬做法的。

这会儿的外族,可不是现代已与汉族能和谐融入、一团和气的那些少数民族,而彻头彻尾是养不熟的恶狼。

毕竟中原富饶优渥,不似塞外苦寒荒芜,为争夺有限的资源,为后代寻求更好的发展,也是人之常情,又怎么可能真将小恩小惠铭记在心呢?

一时的称臣隐忍,不过是势弱时的权宜之计,等缓过一时,就将蠢蠢欲动,伺机反噬其主了。

无论是叫汉族蒙受灭顶之灾的五代十国,还是封闭丧权的大清,燕清一刻都不敢忘记。

他不是对怜爱众生、一视同仁的圣人,也不是淡泊红尘、不问世事的谪仙,而只是个有深重私心、恨不能荡平蛮夷的凡人,倾力庇护的,也只会是留着相似血脉、外柔内刚的大汉子民。

史上的邓艾虽有先见之明,曾上书“戎狄兽心,不以义亲,强则侵暴,弱则内附”,却到底留下了没能抑制住刘渊崛起的遗憾。

燕清既有足够的权力,又清楚这角色的厉害,自不会给他任何忍辱负重、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的。

不只是他,还有轲比能、呼厨泉、去卑……一个都别想逃掉。

燕清定下决心,只微微笑道:“此策可用,也需亮公子去,只是他年纪太轻,恐难以服众,还得压上一年两年,磨磨脾性才行。”

陆逊的答案比诸葛亮的要详细得多,一路洋洋洒洒,不但字迹优美,辞藻华丽,有理有据,最不可思议的是,凡是需要具体数字的地方,都一应俱全。

无论是所需粮草,还是军队部属,攻城策略,前行路线等,具都一清二楚。

要不是燕清非常确定自己出题是心血来潮之举,都要怀疑陆逊偷看了考卷,才能提早做出周全得过分的准备了。

陆逊秉谦虚内敛之道,平日不显山不露水,这次展示出来的,却不是仅仅一个博览群书能形容的了。

燕清毫不怀疑,光看这毫不掺水的数据储量,陆逊恐怕是将他的权限内能查阅的那些案卷典务,都快倒背如流了。

诸葛亮的则一如既往地契合他剑走偏锋的狂性,另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