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4
(1/2)《盛世慈光(重生)》 / 吾心大悦
慈表示肯定:“的确,我想要建成我心目中的明理大学,很需要三哥的支持。这所学院将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最终会为国家所用,被三哥所用,所以,三哥一定要去参加开学仪式,题词,将学院冠以‘皇家’称号。您还可以成为天下坐师。”
最主要,是能够庇护知识的自由,思想的火花。
天下坐师的意义非凡,沐惗非常高兴就同意了,虽然他现在也同样不知道,自己今天所做的,对大幸未来产生的深远影响。
只因为,沐慈所具有的最大财富不仅是他的头脑,更是他超越千年甚至更长远的眼光。
一个人,有身体与灵魂,双向协同发展才能爆发更大的潜力。而一个国家,经济与思想就如同人的身体与灵魂,也必须一起发展提高,才能让国家走的更高更远……
因为,经济是国家基石,而思想,代表未来……
第338章 明理学院
四月初五,本来应该举行的明理大学的开学仪式,却因为一件突发的大灾难不得不推迟,带来了一丝阴霾。
地处西南边陲的益州边区,在十天前地龙翻身。其实西南边陲经常地龙翻身,大部分发生在原始森林,有人察觉却不会受伤。但这次广清府震感强烈,许多百姓的房屋坍塌,死伤无数,又有铺天盖地的森林大火,把林中土著也烧出森林,导致民乱,恐慌蔓延。
灾难的消息昨天下午飞快提交到政事堂,德光帝召开紧急会议,沐慈也列席。这回地龙翻身受灾严重,多年未遇,这是全国性的大灾难。朝廷取消了初五的休息日,进行紧急处理。
对于土著动乱,朝廷剿抚并重,以“抚”为主,同时启动“义商救灾策”,可朝廷对能救多少人都心里没底。
西南边陲太远,虽然益州州牧,广清府知府都上紧急奏章说已经开始救灾,但毕竟鞭长莫及。
楚王当庭提议,启用国家信用制度。
无需朝廷下令启动“义商策”,以国家信用为保,让天下“义商”在任何地区灾害来临之际,第一时间卖出物资救灾。事后用凭证到朝廷得到钱款,同时登记义商贡献值。
楚王建议朝廷将义商救灾的“收取验要”表格,当做日常公文下发至各地官衙存放,一旦灾难来临,可以第一时间使用,配合义商救助到百姓。与此同时,启用灾时义学生监督。
就算朝廷没来得及派遣巡查使,会有一点猫腻,国库有一点损失,但在第一时间救助到更多百姓,也是值得的。而且每一份“收取验要”都有数人签字画押,事后也不是不能追责。
但一切的前提,以是“国家信用”作为保证!
因为楚王这个提议很好,所以在朝会上一致通过。但国家信用这个概念,所有人是第一次听说。
楚王十分简单粗暴描述了什么叫国家信用,就是以国家名义,向国内百姓、商团借入货币物资。民众对国家的信任度多高,可以直接表现为他肯借出多少财物,不相信国家的话当然一分钱也借不到。
众人:“……”多么简单直白衡量民心的一个标准。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连自己的国民都不肯借钱的国家,代表民众对国家失去信任,灭亡是迟早的。
古人虽不知道太多理论,但不缺少智慧,很明白一个国家的公信力对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生命,影响其存亡。特别是学过历史的皇帝与宰执都清楚,无数历史上的辉煌盛世,必定有个民众拥护,信任的统治层。而无数朝代更迭,饥荒等天灾只是引子,根源还是国家压迫民众。
遇到乱来的皇帝,贪婪的臣子,国家政策不为民,而是为极个别人谋私利,民众失去对国家的信心,更因压迫而民不聊生,最后礼法崩坏,天下大乱。
所以,楚王下面所说的提高国家公信力的建议,是对国家发展有好处的,大家听得很认真。
楚王指出:为保证国家信用度的不断提高,国家必须对自己颁布的政策,做出的承诺不打折扣得履行,不允许朝令夕改,人亡政废。
当然,有人提出异议,毕竟社会在不断发展,国家政令不可能一成不变,要是想要改掉怎么办?
并不困难,楚王建议把国家的所有决策分成不同等级。
大祖所定的三项基本国策,为国家构筑的基石,只要大幸存在一日,就永远不允许撼动。
其下又分sān_jí。
第一信用等级,为国策,全国施行,百年不允撼动。
比如“义商救灾策”就是一级。在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下,国家都必须守信用。承认义商地位和义商的贡献值,不得以任何借口抵赖给义商的荣誉及优惠政策,不得拖欠钱款。哪怕国库空虚,不能兼顾所有公务支出,但义商可以优先领取足额钱款。
其它定为一级的,还有皇族尊严必须维护,大幸律法必须遵守等。
立即有人跳出来问:“那二sān_jí可以不守信吗?”
当然要守信,楚王继续解释:
二级信用,为政策,全国范围施行,十年内不能轻易更改,但所有政策的颁布都必须慎重。
sān_jí信用,为试行政策,地方上小范围试行,依然要守信。但因为是试行的,必须提前对民众打招呼,言明这种政策是可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若实在不符合国家利益,则可以取消该政策。另外,在修正前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