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4

(1/2)盛世慈光(重生) / 吾心大悦


大幸商人,还有北戎、西凉商人,大幸边军因为也推行了功绩点,开办的大幸皇家银号还真兑换成奖金,得钱不减点,凭积累功绩还可以混入英烈祠。

一时间边军对皇帝陛下歌功颂德,对楚王更是言听计从,都打了鸡血似的打击走私,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又有楚王刻意为之……就有边军追着北戎、西凉的走私商,捞过界了。

国书上,各国强烈要求皇帝下令,命令楚王停止所有打击走私的行为。还挑拨威胁说,德光帝命令不动楚王的话,就别怪他们兴兵了,谁叫楚王先起边衅。

因为德光帝一直不肯松口重开边贸,楚王还一直打击走私,弄得局势十分紧张。各国派往大幸的来使,一次比一次身份高。此次因为恭祝节日,正使身份不是十分高贵,却比以前的地位更高些,与王族、后族有点亲戚关系。

这些正使看德光帝脾气比较温和,楚王又年轻,两兄弟关系微妙,就个个蹦跶得欢实,可把德光帝气坏了。

不过因为是递交国书抗议,德光帝就算不想为难九弟,也要问一问了:“九弟,使者所言可属实?”

沐慈道:“十一年前,我国与周边邻国都是兄弟之邦,互市贸易,互通有无。可北戎、西凉等四国人心不足,竟用从我国交易去的铜铁制作兵器,入侵我大幸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先皇父亲征,军官用命,才将入侵者打退,并严令停止边贸,是也不是?“众人擦汗,的确是这样。

“禁绝互市,是为免重蹈覆辙,被白眼狼再咬一口。如今却有不法商人,竟不顾禁令,躲过边境官军,私与通商,甚至贩卖铁器出境,置家国于不顾,如何不该明正典刑?”

是应该,任何人都驳斥不了,连弹劾楚王的御史都说不出话。

打击走私,师出有名,剿物杀人是必须的。

有人对广陵王使眼色——这位有商队参与走私,也被杀光了的。可广陵王却眼观鼻鼻观心,不知是入定了还是睡着了。

沐慈又道:“北戎、西凉有恶商不顾禁令,与我卖国商人交易,如何不能剿灭?别以为躲回去了,就能将罪行一笔勾销。若不肯让我边军入境剿灭非法商人,那四国把非法商人交出来也行。”

后来听说这话的使节们:“……”楚王有着与软萌外表不符的犀利凶残,还真不是骗人的。

现在的使节们还不知道,随着楚王的爱人不在身边,思念累积,他将会越来越犀利凶残的!

德光帝是知道九弟目的的,不能坏了九弟的盘算。他很配合地赞美:“九弟忧心国事,打击走私也是朕下过皇命的。”

群臣一早知道皇帝是弟控,不敢再挠这两兄弟龙须,噤若寒蝉。

德光帝喷完群臣,又对鸿轳寺卿大大发火,问外邦不顾禁令入境走私是什么意思?更质问帮外国使节说话的朝臣,到底安得什么心?

郁闷的使节们:“……”皇帝都得听楚王的话,真不是骗人的啊。

觉得两兄弟必有嫌隙,有机可乘的使节们,就往“作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而去了……

第351章 陪着你一起疯

走私的风险虽大利润却极高,而大幸胆敢走私的商队,都有一定实力和背景。遇到剿私的边军,只要亮出靠山,再分点利钱,一般没人狠管。

天京城内,一环二环的权贵世家多少都涉过走私,这属于不是秘密的秘密,就像花三千两银子可以找人替代流放,本尊隐姓埋名找个生地方躲着等待大赦。

当年天授帝有夜行卫在手,可也没办法禁绝,杀不干净。德光帝继位,因为掌控力差,走私更加猖獗。

德光帝早知道有商人为逐利走私,本还觉得不算大事,直到九弟告诉他,居然有人大胆到夹带铁器出境。邻国得到足够的铁器,大幸就危险了。所以沐慈大力清缴走私,德光帝举手举脚赞成。

楚王虽下死力在边境缉私,可对天京城的权贵算和气的,他事先透消息,警告过一环二环内牵扯了的权贵。可惜只有一小部分人给面子收了手。大部分权贵无视警告,被缴了货物吃了哑巴亏,也老实了。

这事不能找皇帝申诉,再说……皇帝也管不了楚王。

只有一小部分人抱着侥幸心理,或不想理会楚王,屡剿不改。沐慈就用雷霆手段,十分血腥镇压了这一批人。不仅广陵王侍妾的兄弟杀掉了,永嘉公主和安顺郡王名下涉及走私的商队也被扑杀殆尽。

安顺郡王没办法从皇陵出来,就写信挑拨广陵王出头。而永嘉仗着是皇帝同母姐,入宫直接让国家的主人允许她继续挖国家墙角,还要惩治“欺负她”的楚王。

德光帝不允,永嘉居然去揪皇帝的衣领。

气得沐惗忍无可忍,直接甩了她一个巴掌,把她赶出皇宫。并以“法规至上,王在法下。”为由,打了安顺郡王五十臀杖,几乎将他打得半身不遂。而永嘉则降食邑,又贬为郡主,禁足一年,请宫中嬷嬷开讲民族大义,礼义廉耻。

皇帝连亲姐弟都狠罚,权贵高官都怂了,私底下抱怨:真是得罪谁都不能得罪楚王那个小煞星。他们心知讨不了好,就在暗处小动作不断。恰好发生了楚王打击走私越了北戎国境,可能挑起两国边衅一事,在这些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闹得沸沸扬扬。

当然,这些波浪还不足以撼动楚王,就算北戎真打过来了,也没人敢动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