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珍珠蚌
(1/2)《海岛农场主》 / 风漂舟
江逸晨把乐球送的那只黄褐色大蚌放到盆子中。
“对了,大娘、晓佳,这回我在海边捡了个东西,不认识,你们帮着瞧瞧。”他说着,将塑料盆搁到桌上。
吴大娘和苏晓佳闻言,都颇感好奇,于是凑到盆子前查看。
“呦,这个物件,也就是个大蚌吧,河里海里都有的。可以做菜的。”吴大娘左看右看,没瞅出什么特别。
苏晓佳连连摇头,冲奶奶打了两个手势,估计是不赞同的意思。
她伸手将大蚌拿起来,在灯光下又仔细查看了一阵,可能是感觉到了什么,然后返回柜台处,操作电脑上网查询。
“晓佳妹子现在电脑学得不错啊。”看着小丫头越发熟练的动作,江逸晨出言赞道。
“丫头就喜欢鼓捣这些东西。我老婆子就不行了,一瞧那键盘啥的就头晕。”吴大娘瞧着神情专注的苏晓佳,眼中露出笑意。
不多时,苏晓佳拿着一张纸和一支笔回到桌子前,脸上似乎带着一丝兴奋之色。
她将白纸铺在桌面上,在上面写了些什么,然后递给江逸晨。
后者接过一瞧,只见纸上是一行娟秀的字体:可能是珍珠蚌。
“啥,珍珠蚌?”他顿时吃了一惊。
珍珠是由特别的蚌类孕育,这个常识他倒是知道。没想到这次乐球送给自己这么一份儿奇特的礼物。
“珍珠,丫头。你不会瞧错吧?咱们从来也没见过啊。”吴大娘感到不大可信,摇了摇头。
苏晓佳冲她打了个手势,又指了指电脑屏幕。
“好了,是不是珍珠蚌,咱们试试不就知道了。”江逸晨好奇心大起,他觉得凭借乐球的灵性和超声波探测的本事,在海底弄件好东西也是大有可能。
他不在迟疑,从空间中取出一把锋利的折刀,展开,雪亮的刀锋在灯光下闪着寒光。
随之左手拿过大蚌。右手执刀插入蚌壳缝子。
苏晓佳见状有些不忍,扭过头去。
吴大娘则紧盯着刀锋,似乎很迫切想看到谜底揭开。
刀刃从一侧顺着蚌缝滑进去,行至中间部位,往外用力一掰,只听咯吱咔咔的声音,两片蚌壳被撬开,露出里面淡黄色的蚌肉。
江逸晨屏住呼吸,此时居然有了那种开即时彩票的感觉。
接着用刀把表层蚌肉挑开。顿时——
“有了!”他顿时欢呼一声。
只见蚌肉中,分布着几粒大小不等的乳白色珠子。果然是珍珠贝无疑。
苏晓佳听见他的欢呼声,也赶紧转过头来,看到贝壳中的小东西,两只眼睛亮起来,小嘴儿也微微张开,显然很是激动。
“还真是啊,原来珍珠就是这么出来的。”吴大娘感叹不已,也难怪,她过去可从来没有看见过开蚌壳取珠。
江逸晨让苏晓佳去找一块绒布。自己则端着盆子来到厨房,将珠子全部抠出,放到水龙头下清洗。
珍珠这种东西,他虽然没有直接接触过,但报纸或者网络上不时有相关新闻报道之类,也浏览过一二。
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市场上现在的珍珠数量和品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炒作价值相对早年来说似乎相应有所降低。
另外由于珍珠可再生的属性,而且还有会衰老的缺点,所以自然不如翡翠、钻石、和田玉那些顶级珠宝值钱。但尽管如此,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依然有效。好的珠子还是价格不菲的。
清洗干净,他双手捧着这些珠子返回大厅餐桌旁。苏晓佳与吴大娘已经将一块深红色的绒布在桌面上铺开。
擦干水渍,全部珍珠散落到绒布上,终于显露出它们的全貌。
清点一番,珠子一共有十一颗,都是乳白色,大小不一。尺寸是最重要的指标,但店里面现在没有精确的游标卡尺,只好用钢卷尺凑合替代。
其中最大的两颗,直径大约在十二毫米左右,还有三颗直径为七、八毫米的珠子,形状应该是正圆或者近圆。而且光泽莹润,看着非常舒服。
剩下的就比较逊色了,圆珠个头儿只有三、四毫米,另外还有梨子形状的,扁的,这些估计也就只剩下磨珍珠粉的用途。
苏晓佳双手比划,吴大娘在一旁翻译:
“丫头说,这几颗大珠子非常漂亮,应该是高级品种。”
江逸晨听了,干脆只身来到柜台的电脑前,临时抱佛脚,上网查询珍珠的相关资料。
这一搜索,顿感大开眼界。各行各业都有很深的学问啊。
资料显示,珍珠分为海水珠、淡水珠,一般海水珠的品质相应要好一些。至于天然珠子和人工养殖珠的差别,不像其他宝石那么大,毕竟人工养殖珠也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当然,那些采用特殊手段进行快速催生的,品质就不行了。
衡量珍珠的品质主要有光泽、圆度、表面瑕疵、大小四个指标。至于颜色,则各有所好。
其实这几项鉴定标准并不难理解,“珠圆玉润”,这也是我国传统的审美观,以此对照,这五颗圆珠基本上都能达到高标准,应该属于百里挑一的范畴。
然后是尺寸,业界通行的标准是“七分为珠,八分为宝”,一般六毫米以下的珍珠价值不高,通常拿来做配饰或者干脆磨珍珠粉用。
七至九毫米为消费者所普遍喜爱,十毫米及以上的珍珠就比较难得。越往上,数量就越稀少,而价格则往往是几何级的成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