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

(3/3)重回80之大时代 / 小鱼叉

负责一种,每两天碰头一次,分享资料,可以吗?”李铮沉声说道。

鲁伊斯用力点头,“好的,我的朋友,我们马上开始!”

找到了靶点,研究对应的抑制剂,就有了方向。两人都是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专家,鲁伊斯研究了半辈子的肺癌药物,李铮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987年初,美国能源部与国家医学研究院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拨下了55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并宣布开始筹备实验室。

就在美国能源部与国家研究院宣布这项决定的第二天,鲁伊斯实验室的1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过了艰难的生物实验,正式进入临床阶段!

“我和州立医院取得了联系,仅仅一周的时间就已经有120个患者报名,他们都是肺癌晚期患者,很多已经不能下地了。”鲁伊斯将报名资料递给李铮。

两人半年的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李铮略略翻了翻,开口道:“选六十个吧,按照病情轻重分三个阶梯进行临床对比。”

在晚期患者临床结果出来后,再决定是否进行中期甚至早期患者的临床实验。

“嗯,好的。”鲁伊斯点头。

他放下手中的资料,面上露出纠结的神色,他看着李铮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李,你有没有全程参与过药物临床?我的意思是不仅是临床数据分析,而是实地参与。”

全程参与药物临床?似乎还真没有。

巴胺沙丁的时候,他故意让印度厂家去做人体临床,紫丙杉的时候,因为多曼的战局,他每天的神经都是紧绷的,除了关注药物临床数据,还得分出时间和多曼军队勾心斗角,根本没有时间全程参与。

他参与度最高的一次药物人体临床,大概算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物临床吧,因为那时的药物实验人就只有一个,是他尊敬的老师。

至于上辈子,第三方外包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药物研究者只需偶尔去看看,除特殊情况外,根本不需要全程参与。

见李铮沉默,鲁伊斯明白了他的答案,“李,你很了不起,你的学术水平非常高,特别是实验思路,逻辑清晰方向明确,是个很了不起的科学家。但是你毕竟还小,如果接下来的临床实验,你受不了,请随时和我说,我们是朋友。”鲁伊斯郑重地说道。

李铮本不明白鲁伊斯的意思,但随着项目组进驻州立医院,看着一个个躺在病床上几乎不像是活人的病人,李铮心里不由明悟了几分。

不过,在他看来,鲁伊斯还真是小看他了,作为一个生物制药人,这是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鲁伊斯教授,李教授,六十个报名者都在这里了,他们和他们的家属已经签署了药物临床协议,这是他们的病例。”州立医院的医生将一沓病例递给两人。

鲁伊斯点头,“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