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2/2)执笔裁音 / 青执为枳

司通完气,他让我先写剧本,给了我一个半月时间,我最迟得赶十一月二十号交上去,如果合适的话就组剧组,明年四月左右就可见成品。”

“欸他这是不放心你的编剧水平诶,听他的意思,那如果你的剧本不合格,那岂不是白写了?”

许适耸肩,倒是挺佛系:“那就改成发了呗,反正版权在我。”

顾笙沉吟些许,神秘兮兮道:“许适我知道我们应该去哪里了。”

许适:“哪里啊?”

“帛大!我们在帛大校园里浪一圈,细细寻找过去的故事。”

许适一脸黑线:“你想来逛帛大就直说,我还不了解你?”

“所以浪不浪?”

“浪。”许适起身收拾东西:“在北门等着,我过来接你,正门人太多了,这几天旅游旺季。”

晚上再回宿舍,开着台灯拿了笔,下巴垫在胳膊上,另一只手在纸上写写画画。

她写大纲前通常喜欢拿纸笔直接写关键词句,这样总感觉会比较有手感,有手感就说明手顺,手顺了,思路也就顺了。

草稿本被翻到空白的一页,她脑中有几个关键词,现在全都写上去:帛大建校风云,平权,爱国,治学,救国,中西学结合(实科、文科)

括号内的意思是,民国时理科不叫理科,理工这些从西方传来的学科统称为实科,文科就是中学,四书五经、诗词格律都属文科。

关键词写好后,剩下的脉络就都围着关键词进行,时间线也早都写好,她写故事通常是正叙按照时间线走。

第一条线是五四运动,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因为巴黎和会而使中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罢学、商人罢商、工人罢工。

故事从这里开始,帛大的根也从这里开始。

燕市,穿学生装的高校学生们□□,“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北洋政府欺软怕硬,军阀之间斗争不断,国家的机器用枪指着国家的未来耀武扬威道:“你们安分些!”

全世界都是乱的,中国也是乱的,风雨飘摇下,帛大建校,“中国总得留张课桌给学生。”

第二条主线在一九三七年十一月,长沙……许适顿一下,这里没什么好写的,她划掉,改成一九三八年,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有两个学生,都是曾经的帛大学生,一个说给另一个:“华北之大已容不下一张课桌!而今小日本欺人太甚犯我国家杀我同胞,我若是不站出去,拿着枪把他们赶出中国,我还有什么颜面!”

另一个稍显平静,问前者:“你听过鲁迅先生吗?先生说学医救不了国人,但写文章可救。”

第三条在一九四九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政客跟着走,军队跟着走,文化也得跟着走。

教授们负手立于校史馆门前——那时候还不叫校史馆,它叫教务处,连着校长室一起都在这个小院里。

“办学治学,在哪里不是学?帛禹这么大一块园子,也总得有人看着不是?”

最后一条线,一九四九年,燕市和平解放,十月一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

依旧是这片园子,穿西装的有、穿长袍的也有,教授有、学生有,校长也在,有新生不解:“帛禹不是从不涉政?”

有国旗缓缓升起,红底,金黄色的星,有五颗。

“这不是政治,这是国家。”

第44章

南溪在十一长假即将结束时收到一条求助信息, 来自适之, 问她应该怎么独立写剧本, 语态诚恳还惨兮兮, 南溪对着信息噗嗤一声笑出来。

南溪:适之大大这是要全职做一体机了?

适之几乎秒回,就像是专门抱着手机等南溪回复一样:我们学校校庆要做广播剧,我是编剧……

南溪:你不是写过剧本吗?

适之:那不一样啊,上次你主我辅助, 这次是我独立c,ao刀,tat剧情结构我掌握不好,纯对话好难啊, 场景转换和戏剧冲突x_i,ng也做不好。

南溪想了想:之前推荐你的编剧参考书看了没?

适之:看了, 全看过了, 我知道大体, 但是剧本的细节掌握不好。

南溪:你写了多少?

适之:三分之一, 你帮我看看?

南溪回了好,对方很快发来一个文件。

南溪下载后马不停蹄开始看, 抱着认真的批判角度看过一遍,发现居然还不错。

南溪:挺好啊,除了卡点生疏些外,逻辑上没有问题的

适之:啊,好的, 谢谢!

过了半个月后, 适之又来找南溪, 这次写了全文的三分之二, 同时将前边的做了修改。

南溪看完依旧给仨字:很好的

但是心中隐隐约约感觉不是很对,总感觉对方最大目的不是让她看剧本,其实是想让她夸她,但转念一想对方也没这么无聊,夸了顶什么用,图个心安吗?

又不是小作者还要读者来赞同。

适之第三次找她看剧本是在十一月初,这次发了全文,居然还很少见地卖萌过来:南溪南溪你帮我看看这个行不行啊?

南溪看完依旧没什么大问题的剧本,问:你们校庆节目是不是有什么加分政策?

适之:没有啊,纯自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