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酒香杏花村
(1/2)《何慕清水郎》 / 陌道阡路
《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古时清明亦称踏青节,正是人们出门游玩的日子。
莺啼燕啭,*宣人,和煦的阳光将空气也烘得暖暖的,万物都脱去了厚重的外衣,在春阳下舒展身姿。
沐浴在这片温和气氛中,汾州城北的小道上,一批由六人组成的人马正悠悠地行在路上。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低沉而又磁的声音如山涧飞溅下的溪流般扣人心弦,带着古韵在微风中缓缓传递开来。
这是《诗经》小雅篇里《出车》中的句子,意在描写这勃勃生机的春。听到李沐楚抑扬顿挫的诵读声,慕清的脑海里立刻蹦出了相关资料。
“王爷喜欢《诗经》?”骑在马上,慕清出声问道。
听见慕清发问,骑在马上微眯双眼似是十分享受这初春的安逸的李沐楚睁开了眼,侧头对慕清一笑:“谈不上什么喜欢,对于那些典籍,只不过泛泛而读罢了。”顿了顿,又道,“不过据本王所知,慕清的才华可是非比寻常。”
“呵,王爷谬赞了。”慕清淡淡一笑,心中却嘀咕着,这安朔王怎么总把话题往我身上引?
“慕清过谦了。要知道过度的谦虚即为虚伪,而本王最不喜那虚伪之徒。”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李沐楚依旧看着慕清,笑得如沐春风。慕清也望着李沐楚,表面上笑着称是,心底下却愈发生出寒意。
汾州城城北三十里处,有一村落名曰:杏花村。此村村小,人口少,除了耕作外,都是酿酒好手。且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驰名远近,出产的汾酒作为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乃至记入史册,之后更是受到无数皇亲贵族、文人墨客的追捧,在现世也是全国十八大名酒之一。
今日出游踏青的目的地便是这杏花飘香的村落。
嫩芽新发,碧玉成妆,浅草才能没马蹄。经过冬季漫长的灰白,徒然绽放出片片绿意,这视觉的享受是在南方所不可比拟的。慕清的前世是南方人,在江南一年四季都不缺绿色,季节的转换改变的仅仅是温度。而北方则不同,尤其是未受污染的古代,更是将四季变化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秋的金黄,冬的灰白,春的翠绿,夏的缤纷。
在接下来的途中一路无语,有的只是从路两旁的树林中时不时传来的清脆鸟鸣,以及哒哒的马蹄声。最后在经过一个拐弯口后,满目绿意慢慢转变成了片片粉红,那是成片的杏花树。
“杏花么?应该是要到了。”李沐楚望着不远处越加有壮大趋势的杏花林说道,轻轻一拉缰绳,放慢了马速,其余人也皆是慢了下来。
马蹄轻扬,卷起地上些许花瓣,空气中泛着点点幽香,杏花村的村口也逐渐呈现在众人的眼前,有那么一瞬间的幻觉,感到除了那杏花香还夹杂着一股子酒香。
“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咏杏五绝,似白非白,似红非红,一枝枝,一树树,一眼望去,缀得山林间片片粉色,只觉误入仙境,而这就是慕清一行人此时的感受。
绿树红杏下,一片嶙峋的屋顶,青灰的砖瓦,翘起的飞檐,一缕轻烟袅袅升起,几个路人缓缓步在未曾铺就过的道路上,阡陌交通,屋舍俨然,好似一幅清幽淡远、空寂超旷的水墨画,让人感到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宁静。
行至杏花村口,众人皆下了马,却没立刻进到村中,因为作为这一行人的老大安朔王李沐楚正背着手立在村口前的一块诗碑前细细凝看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低沉的声音缓缓读出碑上的诗文,听得众人脑海中都显出了那诗中的景象——细雨纷纷,路上偶尔几个行人匆匆走过,问曰:酒家何处,有一牧童抬手遥遥一指远方一片粉色:杏花村。
“意境悠远,余韵邈然,此诗必将流传千古。”李沐楚看着诗碑上的署名说道,“不过,这‘清明时节雨纷纷’似乎更像是在写江南一带呀?”说着他看向慕清。
“的确,江南大部分地区时至清明都是一片烟雨蒙蒙,不过两年前清明之时,下官也曾到至此处,而那时的杏花村正处在一片细雨之中,下官偶得灵感便写下了此诗,望王爷指点拙作。”慕清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了这番话。
“指点慕清你的佳作,本王不敢。不过,本王若没记错,慕清最擅长的不是诗而是词吧。”李沐楚说道,似是带着某种期待,“不知慕清可否将此诗改成词呢?”
慕清心中暗松了口气,《清明》此诗于清朝之时就曾被人改成了词过,如此真是便宜她了,于她本不是什么难题,不过就是有点感到心虚。
“下官可以试试。”说罢,带着自信的微笑装模作样地思虑一番,半晌才开口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李沐楚眼中轻快地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他笑着点头道:“果然妙不可言。”
杏花村的当地居民并不是很多,路上行走的也大多是慕名而来的游人,毕竟偶尔嗅嗅醉人酒香是不错,但若天天闻着浓重的酒味儿过日子,那可就不是所有人能忍受得了的,古代酿酒技术有限,因此味道特重。
慕清轻车熟路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