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耽美小说网 » 校园耽美 » 足球上帝 » 第一百一十一章,经验与勇气(下)

第一百一十一章,经验与勇气(下)

(1/3)足球上帝 / 心在天涯


比赛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而场上的比分依然是0:0,让赛前看好曼联大胜的人跌了一地眼镜。看到球队在一帮童子军面前,只刮风不下雨,弗格森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而令一边贝尼特斯同样瞪大着眼睛感到难以置信。

或许是对方的名气刺激了利物浦的一干小将,球员们面对着曼联的大举压上,全都积极的跑动起来,利用充沛的体力弥补了实力上的差距,面对着铁桶一样的防守,曼联众多大牌除了加强远射,没有显示出更好的办法。

看到球队的尴尬境地,弗格森从教练席上站了起来,来到场边之后,向队员们打了一个手势:放他们出来,然后在意图进攻。得到了主教练的指令,曼联球员开始有意识的加强了控球,并且通过大范围的转移,吸引利物浦球员逐渐走出禁区之外。

当利物浦球员相继从禁区里出来之后,利物浦的防守也没有了刚开始那样的牢固。曼联也开始能将足球打进对方的禁区了,虽然十分努力,但实力上的差距并不是光凭努力就能消除的,终于,在全场比赛的第三十二分钟,曼联队收获了他们本场比赛的第一个进球。

这个进球是延续了曼联传统进攻方式的结果。维迪奇在奥谢的协助下,从福勒的脚下将球断下,然后一个斜传就交给了左路的弗莱彻,弗莱彻拿球后立即向对方的半场冲了过去。在推进了十多米的距离之后,不等芬南来到跟前,一个横敲,就将球交给了中路的迭戈,迭戈接到弗莱彻的传球之后,顺势用脚后跟一磕,就从阿格尔和奥雷里奥两人之间的空隙中,将足球送到了右路。

等到奥雷里奥反应过来的时候,贝克汉姆已经从后面插了上来,朝着足球跑了过去。到了足球跟前,贝克汉姆没有留给对方任何机会,迅速起脚就是一个半高的传中,足球就朝着利物浦的禁区飞了过去。

而此时,曼联的两个前锋阿德里亚诺和索尔斯克亚早已严阵以待,迎着飞来的足球,站在前点的索尔斯克亚,只是虚晃一枪,动了下腿,并没有真的起脚射门,而是将足球从自己的身前漏了过去。

虽然索尔斯克亚没有射门,但他的假动作,却将利物浦的门将和后卫给骗了一个正着,所以当他们看见足球从身前飞过的时候,竟然没有反应过来。对于对方送上的大礼,站在后点的阿德里亚诺同样有点不能置信,但在射手本能的驱使下,对着足球左脚顺势一推,就在雷纳反应过来之前,将足球送进了利物浦的大门,曼联客场1:0领先。

看着对方球门里的足球,阿德里亚诺还有点难以置信。但没等他反应过来,索尔斯克亚和贝克汉姆已经跑过来,将他高高的抱了起来。虽然知道球队难逃一劫,但看到曼联球员拥抱着在场上庆祝的时候,贝尼特斯的心还是感到阵阵刺痛,但此时他却不能丝毫地表现出来,还得深藏着痛苦,装出一幅不毫不在意的样子,去安慰场上那些失意的球员。毕竟,重新建设一个王朝,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比赛重新开始以后,失球后的沮丧,对于利物浦的球员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之中有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这么重大的比赛,还没有学会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看到队友的失常表现,只有21岁的西索科没有任何的办法,他还不具备那种能稳定军心的气势。

看到场上的糟糕局面,贝尼特斯再次皱起了眉头,现在除非有一位具备领袖才能的球员带头站起来,否则,球员们很难从失常的表现中挣扎出来。但现在上半场即将结束,如果现在换人的话,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贝尼特斯的心里也没有底,但如果坐视不理的话,很有可能被曼联抓住机会再进一球。想了想,牙根一咬,贝尼特斯又坐回到了教练席上。

将对手的所有反应都看在眼里,弗格森虽然没有任何表情,但内心仍然暗暗佩服,并不是没一个人都能看着球员在场上被摧残而无动于衷的,但为了锻炼新球员,有时候,教练不得不变成铁血心肠。想当年,弗格森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把曼联的辉煌建立起来的。

主教练内心的天人交战,利物浦的球员并没有看到,他们此时唯一的心情就是期望上半场的比赛尽快的结束,实在是太累了,面对着曼联这帮大牌,他们简直是有力无处使,每次都是距离断球只有那么一点点,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样,足球总是被曼联的球员牢牢的控制在脚下。此时利物浦的一帮小球员已经没有了思考的能力,只是机械的追向足球,一次又一次。

或许是认为一个球已经能够拿到三分,或许是想看看对手狼狈不堪的样子,在取得一个进球之后,曼联球员的进攻**反而不如开场了。只是在场上不断的把球捣来捣去,即使到了禁区附近,也是以一脚随意的射门而告终,就这样,在球迷昏昏欲睡的气氛中,上半场比赛走完了最后一刻。

当利物浦小将们垂头丧气地走进更衣室之后,一个个都耷拉着脑袋等待着主教练的呵斥,可是等了半天都没有听到预想中的骂声,抬起头来一看,却发现贝尼特斯正一脸平静地看着他们。

看到球员们都抬起头看了过来,贝尼特斯立刻脸上充满微笑,在球员们的毛骨悚然中,平静地说道:“大家现在一定非常累吧?”听到主教练这么说,所有的人都以为贝尼特斯在说反话,急忙大声的回答到:“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