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东风第一枝(六)
(2/9)《重生之红星传奇》 / 豫西山人那日军一旦全面侵华,估计蒋介石、阎锡山会垮的更快,那麻烦就大了。
可是怎么样才能制止阎锡山渡河西进呢?
现在的敌我态势很明确,川北方面,**率红一、九军团和四方面军的31军、33军与陈诚、薛岳的中央军、邓锡候部和潘文华四川南路主力对峙,其中红31军还负责监视杨虎城17路军主力;彭德怀、徐向前率红三、五军团和四方面军主力与川军川东地区部队、东北军对峙,自己的红七军团潼关方向是中央军、安康有17路军、黄河对岸是晋绥军,陕甘交界是马家军。根据地有了,战略空间有了,但敌人的包围圈并没有彻底打破。
这样的战略态势很不好,红军各主力都被敌人牵制,如果一旦发生大战,那就是四面迎战,不要说自己这个穿越者,就是**和他的战友们恐怕都不会这样做。唉,要是当时趁势解决了马家军和杨虎城部就好了。要是解决了他们,不但能改善这种战略态势,恐怕也就彻底打消了阎锡山渡河西进的念头。
看来,必须要赶在蒋介石动手前解决马家军的问题,使后方彻底稳固才行。
如果解决马家军得手,阎锡山自然能看出战略形势转换,恐怕就不会轻易供蒋介石驱驰了。
只是这解决马家军的时机需要好好琢磨,现在是停战时期,自己不可能冒破坏停战谈判的风险去硬干,那样中央也不会允许。要是马家军主动进攻就好了,可惜那些家伙也不是傻傻,不会轻易犯险的。
唯一的办法是在潼关和黄河河防迟滞敌人,集中主力西进,解决马家军后,再挥师东返,击退阎锡山和中央军。
这中间一个不稳定因素就是杨虎城部,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闻风而动。对于这样一支历史上在抗日战场上浴血拼杀过的部队,自己实在是下不去手,最好是他们能接受改编。但现在看来,中央的工作做的并不成功。杨虎城部还是个变数,必须有部队监视和牵制他。
兵到用时方恨少,真正面临大战的时候,才感觉自己的七军团兵力还是不足。可笑前几天心情不好的时候还想着自削兵权,分割部队呢。简直是脑子进水!
算了,先不想了,先集中力量把屯垦和大练兵完成再说,等主席他们到了,向他们汇报一下,他们可是战略大家,一定能帮助自己的。
想到这里,刘一民不再思考,转身就回去休息了。
张群这几天过的是有滋有味。
张群此时的本职是湖北省主席,但作为蒋介石最亲信的干部之一,每当有大事时,张群总是承担一些重要任务,比如游说张学良易帜、负责对日谈判等。所以,当蒋介石指定他负责与红军谈判时,他没有犹豫就接受任务了。
张群知道蒋介石的底牌,他此行北上与其说是与红军谈判,还不如说是来拉拢阎锡山,让阎锡山集中兵力渡河西进,与在潼关的中央军和陕甘边界的马家军一道夹击占领陕西的红军。
不过,张群也有自己的想法,内心里对蒋介石的方略也很不以为然。对日本很了解的张群知道,日本人虎视眈眈,正不断挑起事端。此时集中兵力与红军缠斗,实为不智。不过,蒋介石的命令不能违背,自己只能依令行事。
好在此行不负重托,看阎锡山的样子,已经动心。笑话,行政院长、国防部长、副总司令,哪一个职位不让人心动啊?特别是行政院长,连委座现在都还没当过呢,汪精卫正干的有滋有味呢!可笑汪精卫做梦都想不到,他那边还在神气活现地发号施令,这边作为交易筹码已经将他卖了。这就是政治,让多少男人心醉神迷的政治!
感觉大事底定的张群,心情舒畅,带着自己的幕僚,在太原好好地享受了几天,把晋祠等山西名胜游览了个遍,这才要求再次拜会阎锡山,让阎锡山表态。
与张群的感觉不同,阎锡山此时还处于矛盾之中,手下将领的意见也不统一。大家不是不愿意去打红军,而是被何健吃瘪、薛岳受损、胡宗南被歼的事实弄得心神不定。这要是渡河参战,胜了皆大欢喜,那要是败了呢?委员长家大业大,损失点人马不算啥,可现在的晋军不是前几年中原大战时候的晋军,哪里能损失得起么!
再说,现在的红军可不是在江西被围剿时候的样子了,兵力比原来雄厚多了,而且又是大胜之后,士气高昂。此时去与红军作战,实在不是好时机。
可是如果这个时候不配合中央军把红军打败,让他们在陕西站稳了脚跟,恐怕就再也没有打败红军的机会了。红军不是军阀,愿意固守一地,他们可是心怀天下,今天不打他们,明天他们就可能来山西发展。到时候,单凭晋军,能不能挡住红军,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再说蒋介石许的条件也实在很诱人,行政院长、国防部长的职位不是随便许人的,何况还不过问山西事务呢!至于副总司令,阎锡山不想,手下的人也不想,又不是没干过,那位置可有可无,有实力了啥都好说,没实力啥都不是。
不过,蒋介石此人靠不住,他说的话从来都不算数,贵州的王家烈就是前车之鉴,搞不好他灭了红军之后还会趁势进入山西。那到时候,不但好处没捞着,反而引火上身。
张群求见的时候,正是阎锡山犯愁的时候。
一听说张群到了,阎锡山不愿失了礼数,慌忙迎了出来。两个人寒暄不已,把臂而入,到客厅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