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0四章 送别
(1/3)《重生之红星传奇》 / 豫西山人
让刘一民想不到的是,罗荣桓和蔡中还没有拿出部队整编扩编方案,主席的电报先到了。
主席这人啊,那是领袖群伦的人物,气魄极大,他给刘、罗的电报上说的很清楚:“沉下心来,埋头恢复根据地,恢复部队战斗力,利用山东雄厚的兵源,发展武装。在现有主力基础上,用一到两年时间,将野战军主力发展到30万,地方武装发展到20万以上,实现东进山东前刘一民向中央报告的奋斗目标。为完成此目标,除鲁中南地区外,鲁西、鲁西南、胶东均应派有力部队、有力指挥人员坐镇指挥,与敌反复争夺,直至建成真正巩固的根据地。当务之急,是要在主力完成休整补充后,向胶济路、津浦路、陇海路发动攻势作战,调动鲁西、鲁西南、冀鲁边、冀南、冀中、胶东之日伪军,给上述地区我军恢复根据地创造条件。”
主席的电报还牵涉人事问题,提出调朱瑞、谭政、许光达回西安加强陕西守备工作,调郭洪涛等一批干部回西安参加党校学习。考虑到曾中生殉国,主席要求刘、罗调整陈士渠工作,另派鲁西南警备旅领导,让陈士渠能够履行山东军区副参谋长职责,协助刘、罗指挥作战。
关于山东军区参谋长人选问题,刘一民实际上也在思考。
历史上在中央明确罗荣桓主政山东之后,把朱瑞、陈光都调走了,把陈士渠派来担任115师参谋长。
当时中央之所以调走朱瑞,是为了统一山东党政军领导。调走陈光也有这层含义,但同时陈光还存在个人问题,那就是陆房之战陈光先行突围问题。当时罗荣桓不在部队,由陈光指挥,战斗的最后结果很好,打出了我军的威风。可惜的是,115师代师长陈光在组织部队激战后,撤退时没有与主力686团一起突围,而是率骑兵连单独先行突围了。后来,罗荣桓为此严肃批评了陈光。陈光有一段时间情绪极度低落,还是罗荣桓给他做工作,又给部队做工作,才维护了陈光的威信。可能也是从这次事件开始,陈光在部队和**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了。后来主席自然是要选择罗荣桓主政山东而不是115师代师长陈光了。事实证明主席的选择是正确的。当然,陈光后来的悲剧令人痛惜。
陈士渠是秋收起义后随主席上的井冈山,红军时期当过师参谋长。历史上他担任115师参谋长后,就一直在山东、华东奋战,先后任新四军参谋长兼山东军区参谋长、华野参谋长、三野参谋长、陈唐兵团司令员,是主席的爱将。
问题是现在山东部队里有比陈士渠更适合担任参谋长的人选,论资历,朱瑞、袁国平、许光达、程翠林都比陈士渠的资历老;论战功,在山东部队序列内,高原、刘建立、李清、雷鸣、洪超远、张洪涛、陈大勇、赵山都比陈士渠要来的早,应该说经历的战事多,战功也大的多。
刘一民最中意的参谋长人选是教二旅旅长刘建立,那是红十八团和中央警卫师时的老参谋长。但是考虑来考虑去,觉得高原、刘建立这些主力旅现任旅长们不能动,部队马上要扩编,他们都要当师长,实际上也是取消旅级编制后的军长,责任重大。倒是朱瑞、袁国平、许光达、程翠林这四个人中选一个比较合适。这四个人中,朱瑞、袁国平、许光达都是红军时期到莫斯科留过学的我军名将,如果不是为了加强山东力量,袁国平会去新四军,许光达会一直担任抗大教育长。程翠林也不含糊,红34政委出身,北上抗日后,担任过教一旅政委兼教二旅政委,此时是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教一旅政委兼新一旅旅长、政委,此时升任山东军区参谋长很合适。而且,这四个人现在基本上都是按照山东军区副职领导使用的。其中,朱瑞还是山东局常委。
主席电报一发,不用再考虑朱瑞和许光达的问题了,主席调朱瑞、谭政、许光达回陕西,说的很清楚是要加强陕西的守备力量。这三个人回去,就是一个司令部,司令、政委、参谋长全有了,甚至可能是两个司令部。看来,主席是被蒋介石对陕西的攻击激怒了,说不定彭老总率领的回援陕西部队一部分会留在陕西单独编组,交由这三个人指挥了。
刘一民原来还设想部队整编时,纵然朱瑞和许光达当不成参谋长,也要让他们两个当主力师师长,独当一面。现在主席的电报到了,这个计划也被打乱了。
还有个问题,陈士渠在鲁西南干的很不错,刘一民很欣赏他,由他坐镇鲁西南,刘一民放心。刘一民原来心里的扩军方案,是要陈士渠任鲁西南军区司令的,要是现在把他调回来,马上就得重新派人去鲁西南。
战争年代,干部问题也是很复杂的。主席可能就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才在电报上说让陈士渠履行山东军区副参谋长职责,而不是直接任命为参谋长。
曾中生啊,还真的是不该牺牲啊!
看完主席的指示电报,罗荣桓说:“司令员,主席的要求和我们的意见一致,都是要埋头恢复根据地、扩军。看来,我们得赶快拿出扩编方案。晚了就被动了。”
刘一民说:“政委,现在要考虑个问题。陈士渠调回军区后,派谁去鲁西南呢?”
罗荣桓也在为这个事情犯难,他知道山东我军精锐必须高度集中,以后各地方军区承担的任务是游击战,环境相对更加恶劣。陈士渠在鲁西南时间长了,熟悉风土人情和地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