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

(1/3)[封神]不要叫朕大王 / 蓝小伞


想这陈州本是山水潦倒之地,穷困得很,哪里有什么医生大夫?即便后来城中富裕了,吸引了一些赤脚郎中,但是医术平平治病的手段也没有几分!

但这朝歌出来的女医官是御七所教授,个个将《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背得滚瓜烂熟,与那赤脚郎中不可同日而语,不几日便靠着扎实的医术在陈州扎下了根,成了城中最受尊重的人,几乎与陈合、环都平起平坐。

这女医官呆在学校里,不仅为病人们治病,还会时常开设讲堂,向百姓推广医药、卫生常识,教授百姓识别药草,以及生活中应当注意的细节。陈州百姓而今都是行脚商人,并不依赖土地干活,所以买卖归来回到城中的人大多时间宽松,凑巧了便会来学校听一听。起初百姓们只是贪着新鲜,到了后来发现这些小知识十分有用,便努力地女医官所讲内容记下,一来二去地也就将那些卫生常识运用到了生活中。

因为陈州的百姓生活的特殊x_i,ng,倒是让这个城池的百姓成了大商医学卫生知识接受度最先,也是最广的地方。

但是让环都与伯邑考,甚至是郑伦气愤的是,那狗皇帝竟然还是坑了他们一道!

☆、七年之养(十三)

作者有话要说:

却说那环都今年三十一岁,又是出身商界,年轻时因为家中贫穷,在外流浪经商,见识倒是颇广,否则也不会被隐士赵桥伯看中,引为知己。

环都少时受过前代陈州侯的帮助,心中一直感念,因此自己发达后不惜荡尽全部家产来帮助陈合发展陈州,帮助陈州百姓脱离贫困。

虽然经商之计源于赵桥伯,但若没有环都这份自我牺牲的忠义之心,陈州也绝不能变成现在富裕大城的面貌。

这环都而今在陈州的声望极高,却始终甘居幕后辅佐在陈合左右,自然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若说他毫无野心,却也非是如此!

此人的野心便是要将陈州打造成大商最大最富裕的城市,成为大商所有贸易的中心,天下财富的归处——这大概是所有经商之人的终极目标与理想!

如此野心之下,自然要将陈州破旧落后的城市面貌推翻重造。只是他们虽然有钱,但那些城市建造所必需的工匠、人才却是没有一个——按理说这些工匠大多是奴隶,陈合身为贵族印度那个有一些的,只是陈州以前太过贫穷,这些值钱一些的奴隶早已经被陈州侯变卖,所以到了陈合主事时即便想要从别的诸侯手中购买、网罗也难乎其难。

正是因为这般情况,陈州发展了数年,钱是有的,整个城池的变化却并不多。为此可是叫环都忧愁了许久。

不想去年年末一场大战,竟是叫这大难题给解决了!

起初,内乱刚刚爆发时,陈州着实是吃了周边诸侯的大亏好几趟,但是在郑伦来了之后,陈州很快变得安全起来,陆陆续续的四散在外做生意的陈州百姓也回来了!

很快,环都便发现来到他陈州的人不仅有他本城的百姓,还有其他地方流亡而来的难民,不由得眼前一亮,立即派了人将难民中的工匠聚集了起来——这还嫌不够,另外又派了几支人马到周边收罗起了人才。

陈州这一下就笼络了一百多名手头有本事的工匠,叫环都那段时间美得都要冒泡了!

等到“太师十策”一落下,环都更是借着“贱民制”的由头进一步笼络这些工匠,千方百计给这些流亡而来的人捏造了三代皆为奴的“家族履历”,使他们符合“贱民”的条件,获得了远比奴隶自幼的贱民身份。

如此一来,这些出身奴隶的人自然对陈州侯十分感恩。而根据“贱民制”的规定,这些工匠又需三代之内都居住在陈州“考核”,之后才能成为良民,他们的人身自由可谓进一步被陈州套牢!

有了这批工匠,环都再没有顾忌,立即开始大费钱财,进一步扩建陈州,将所有的房屋推倒,开挖大大小小的沟渠,利用这些排污的沟渠将城市划成不同的区域,然后开始建造房屋。

陈州要发展,自然不是他一家的事情,许多材料也需在别处引进,大笔的钱财便又从陈州流入了其他城市——如今这些城市近乎九成都收入在纣皇的囊中,战后百业待兴之际得了陈州的便宜,元气恢复得远比别处快些。

正是因为这般缘由,压根不想将宫中女医官分配到诸侯手中的纣皇,才勉为其难地将一名女官送到了陈州。

这些女医官学习在御七手中,御七传授她们医术的目的却不是要她们个个成为如自己一般的神医,而是要借助她们医者的特殊身份将卫生文化传播出去,所以与后世正规的医生相比,她们更像护士一些,大病治不了,伤风感冒这些不难治疗的小病却不在话下。

不过在这个医疗设备落后,百姓压根就见不到大夫,稍微发个高烧就要准备后事的时代,足够这些女医官们头顶“神医”这个光环接受百姓的爱戴与仰慕了!

因为被委派的任务本就不是治病救人,成为恩泽一方的大名医,这些女医官在各自任上做得最多的就是时不时开个小讲堂,给百姓讲讲那个饭后要洗手,喝水要烧开之类的小常识……

但是御七交代给她们的任务却不仅是如此:想这大商刚刚经历一场内战,各大城市都要重新整修,趁着这个机会,这些从天子之都而来,身份与众不同的女医官可是个个得了纣皇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