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

(1/3)所有人都在攻略朕 / 迎阳


感觉眼睫擦过手心再没有动,肃王顿时松了口气,轻轻收回手,半路迟疑了下,拐了个弯找到元清帝的手,握住。

元清帝瞧着闭着眼睛都能看到的画面,沉默了一下,没有甩开。

手牵手在花海中旋转这种情景,也亏皇叔能想象的出来,一时十分好奇皇叔都看了些什么话本。

一夜好眠,元清帝隔天醒来看到眼前一张放大的脸时愣了愣,后知后觉才反应过来,昨夜他留了皇叔同寝。

【!!元元醒了!】

【不动不动,假装睡着假装睡着……】

元清帝:……

面无表情伸出一指抵住皇叔的额头将他戳开,顺着这个力道坐起身,毫不客气地从他身上跨过去下了床。

“来人!”

留下肃王一脸失望。

既然太医说了需要歇息,便是皇叔吃了从长乐那里兑换来的药丸,元清帝也没有再提留宿的事,放他好好休养。

当然,他不会承认流血事件叫他有了一丝y-in影。

好在晚上的流血事件没有被传出去,不过傍晚宣了太医的那一回却瞒不住,从皇后到元佩,心里没少揶揄。

不过到了年底,大家忙碌起来,便也顾不上在这种事上关注太多。

越接近年底太后和皇后越忙,往年只有她们两个,如今多了梁才人夏婵甚至宋杰帮忙,总算叫两人轻松了许多,正好皇后“怀孕”月份渐大,将事务交给下面嫔妃打理也不会引人非议。

尤其有了新数和新式记账法,许多以往需要皇后花费半月才能理清的账册,如今几个人同时,几日就能解决。

在各国使臣进京十日前,第十五期大魏时报发行,顿时引来了一阵热议,平民百姓倒还好些,只感慨几句就丢到了一边,毕竟对他们来说眼下的年事才是最重要的,中上层中却是炸开了锅。

尤其那份附在新闻后的名单,受圣上亲自邀请,面见圣上不说,在报纸上露名,举国皆知,这是何等风光的幸事。

名单上的人一时险些被踏破了门槛,能被选中的本就素有贤名,这一下更加美名远播。

便是那些真不在乎名利的名士,也对新闻里描述的阅兵起了好奇心,决定动身去瞧瞧。

当然皇帝亲自下了旨意派了府兵,他们也不得不来,从隋到魏,所谓世家早就在一次次的战乱中不复存在,皇权至上,名士虽是名士,却再也做不到如魏晋那般敢毫不在乎拒绝皇帝征召。

元清帝邀请这些人不过是为了宣传,并无恶意,又先一步为他们扬了名,便是再不乐意的,随着周围人的恭维拜访,也抚平了那点芥蒂。

那些没有被邀请到的,也有很多人秉着好奇凑热闹的心态,纷纷赶往长安。

元清帝倒没有下令阻止,只是加紧了身份排查,如今长安城里的百姓都拿到了身份牌,一旦离开所在坊去其它坊便需要随身携带,若有长安城外的百姓进城,很容易区分辨明。

而名士大贤们进京的同时,各国使臣也陆续来了长安城。

作者有话要说: 肃王:修生养息蓄力中。

第89章 刘愿┃韩大帅。

辽国使团进入长安城时, 其它各国基本已经到齐, 高丽交趾占城来的最早, 接着是三佛齐蒲甘真腊日本等等。

黑汗回纥相距较远来的晚可以理解,但辽与大魏相邻,却姗姗来迟, 比匈奴还要晚到两日,可见其态度。

负责接待辽国使团的伴臣郑方承站在冷风里捧着手炉忍不住道:“大辽可是一年比一年来的晚了,也不知李大人在大辽可有受怠慢。”

辽国匈奴与大魏并非朝贡国, 属于平等相交, 辽与匈奴派遣使者前来,大魏也会派遣使者分别去往这两国, 大魏的使团可比大辽出发的早,算算日子早就到了。

旁边另一个伴臣周绍就淡定多了, 老神在在道:“来得晚不正好少费心招待几日。”

郑方承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顿时笑出声来:“周兄所言甚是, 所言甚是……”

自打太后开了女报,各式各样的美食至今不重复,为了让这些夷人见识见识大魏的美食, 他们鸿胪寺可是一月前就做了准备, 专门去求了安王,从他商场的美食城里调来了几个厨子。

那些来早的各国使者,不过短短几日就胖了几斤,听说交趾国使团日日出门在东南西三市吃到半夜才回来,也亏他们是使团, 有文书避过宵禁。

大辽来的晚,这美食就要少享受几日,也让他们清闲几日。

不过想到陪着交趾国使团整日吃吃喝喝的两位同僚,又矛盾起来,若大辽早来几日,他们也能跟着一起去了。

虽然大辽人不好相处,但用公费吃喝,一年也只这一回,他心念方宅园子的水煮鱼已久,连太后都夸赞过,可惜去一回至少得花去半个月的俸禄。

正矛盾着,大辽使团到了,忙迎了上去。

其实大辽使团这一回不是故意来晚的,原本早三日才到,而这个害他们迟到的罪魁祸首——

使团成员韩倬看向身边好奇四顾的少年,提醒道:“王爷谨慎些莫要乱瞧,以免被怀疑暴露身份。”

被称呼王爷的少年撇撇嘴:“你先把你的称呼改了,我要是暴露了,那也是你害的。”

韩倬当即严肃道:“王——您训斥的对,臣——我明白了。”

少年,即耶律宗愿见状顿时露出无语的表情来,明明年纪轻轻却偏偏整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