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2/4)《红楼还珠兄弟配/红楼还珠林家[红楼同人]》 / callme受“你任编修的时候做出了成绩来,谁都亏不了你,这是你自己的功劳,无需往我身上推的。”
话是这么说的,纪昀也不是傻子,就算没有刘统勋从中周旋,最起码有这尊大佛罩着,旁人也不敢伸手把他的功劳冒名顶占了去,态度仍然十分恭敬。
他此时确实有着文人特有的清高孤傲与旷达狂放,但是对刘统勋的知遇之恩却怀着十成十的感激,对这位德高望重的恩师也是满怀钦佩之情。
————————————————————————————————————————
刘统勋上次见到林璐是三年前,早知道他同林如海相貌极像,此时三年后再见,林璐褪去了婴儿肥,身形已经长开,又因为林如海已经故去,更添了三分怅然,因此等林璐行完晚辈礼后,便把人虚托而起:“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公瑜大有乃父之风,遥想昔日探花郎跨马游街,检点芳丛饮数杯,不过须臾,已是天人两隔,可见天心难测。”
这话带有长辈对晚辈特有的欣赏,亦带有暗暗的告诫,林如海十几岁的时候都当了风光无限的探花郎了,你这都十五了,头上半个功名也无,就顶了一张你爹的脸招摇撞骗。
林璐此等厚脸皮的人虽然可以承受,完全当这老头是放屁,此时也作出十分愧疚的模样,红着脸道:“不敢当不敢当,公瑜何德何能,虽有意为生民立命,奈何天资驽钝,不得入圣贤之门,非但不能光宗耀祖,倒叫门楣无光,实在枉为林家子弟。”
刘统勋盯着他圆圆的鹅蛋脸看了三秒钟,觉得那愧疚从清浅的眼睛深处透出来,不像伪作,因道:“你能看明白这点,也是难得,既然有心,更当勤恳读书,不堕乃父声名。”
林璐给他念叨得头皮发麻,这可真是读书人说的出来的话,跟林如海平日里教训他的话一模一样,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来刘统勋这老头跟他亲爹关系确实不错,可不是哪个同科之人的儿子来了,都能听见刘统勋这样教训自家晚辈的口气。
像刘统勋这样身份地位的人,一见面就斥责他反倒是亲近的表现,不然随便来个路人甲乙丙,人家准保客气生疏到极点。
林璐自然满口答应,见刘统勋有点想要立时考校他学问的意思,急忙笑道:“不瞒世伯,侄儿此次并非单身前来,父亲大人于过身之前,曾收一养子,此番他同晚辈一起上京,也来给世伯请安。”
以两家的关系,林璐称刘统勋一声“世伯”并无不适之处,不过他不想一上来就这样没脸没皮地套近乎拉关系,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是自称“晚辈”,尊称刘统勋为“刘大人”的,此时见刘统勋话里话外透着亲切,并无官架子,方才改了口。
刘统勋显然先前并没有收到消息,他跟林如海只是同僚同科,又一者在京,一者外放,对人家的家务事也不是多了解,眯了眯眼睛,道:“这又怎么说?”
虽然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心中仍然有着几分惊讶,相交这么多年,平日里也有书信来往,林如海是什么人,刘统勋也是很清楚的,那是规矩透到骨子里的人物,按照常理,自然不会行事这样莽撞胡来。
林家虽然几代以来一直人丁单薄,世代单传,但是林如海本人并不是没有子嗣,而且有儿有女,儿女双全,林家并无绝后之忧,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林如海竟然还会提出收养义子,实在是让人很难理解的事情。
更何况,林家几代单传,并没有合适的血脉,连远亲中都选不出来合适的同宗,这个养子八成是一个异姓。
中国唐户令规定“诸无子者听养同宗于昭穆相当者”,中国人尤其是汉人立嗣最强调的是“血的共同”,所谓“同姓不婚,异姓不养”就是由此而来。
在满人入关以前,乱收异姓养子是要判刑的,虽然满清在这方面的律令并无明确要求,但是林如海的所作所为明显也是不怎么符合规矩的。
林璐坦然自若,仍然笑得坦然无害:“子毓是栖霞寺智方主持的关门弟子,虽然只是俗家弟子,但是天资聪颖,先父母于栖霞寺上香还愿时,得智方主持引荐,青眼有加,收为徒弟。及至后来,父亲担心我一个人势单力薄,孤木难支,便干脆收了子毓当养子。”
刘统勋沉默了一下,略一想就明白了林如海的打算,眉头一皱,道:“叫他进来吧。”
刘统勋平日里贵人事忙,确实没有空闲跟几个小辈扯闲篇,不过如今临近年节,他年岁又大了,乾隆向来怜惜老臣,干脆大笔一挥,批给他一个月的假期。
刘统勋此时并无差事在身,作为翰林院掌院学士,他向来又以汉臣执掌者自居,平素也喜欢同有才能的小辈打交道。
刘统勋是知道林如海这个人的,人家十几岁中了探花郎,以这个年岁能在学问上有这样的成就,称一声“天之骄子”并不为过,林如海平日里谦谦君子,温润平和,其实眼界极高,寻常人入不了他的眼。
不论那个林家二小子是什么来头,哪个主持哪个方丈引荐的都是虚的,堂堂正二品大员收了徒弟,足以堵了智方的嘴,偏偏能被喜欢到直接收为养子的地步,可见林如海对他的认同与看重。
更何况,这个养子收得很是时候,不早不晚的,林如海在即将过身的时候才下定决心,视礼法规矩于不顾,破例收了这么一个养子,其实已经有了托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