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3/4)《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 月重轮,极为罕见。
所以谋害莲若的凶手应当早就死了一千年,捉是捉不住了。古琴本为风雅之物,不知怎会有人想到在琴上下毒,是为了杀掉谁,被谋害的那人又是否逃过一劫。
我很好奇,仿佛隐隐嗅到了隐藏在古代宫廷,或是高门富室之内,随时间而腐朽沉寂的阴谋、仇怨与恐惧的气息。不过既然是千年前的谋杀,真相恐怕永远不可能浮现。
原君游守着莲若,我将古琴带回寓所去,翻了许多医书,折腾许久,关于弦上的毒,仍没有一点眉目。天将曙时,也只得颓然坐在椅子上,看着古琴懊恼。
恍惚间又记起听琴时的那古怪的一幕,便情不自禁,用自己冰冷僵硬的手指,不顾剧毒,去抚那琴弦。
在此前活在人世的短短二十多年中,我从未读过一本琴谱,抚过一次琴弦,但那柔曼的音符此刻却从指尖流淌而出,曲调之美竟更甚绾云楼中莲若所奏。
于琴音中,无数时光的碎片再度拼凑出往日,我又一次窥见我的前世。
☆、住在长安的前世
一千年前,我似乎是长安城里的一个无赖少年,喜欢弹琴舞剑,也爱斗鸡走马。
后世人往古时候看,总会觉得那年头氤氲着黄昏时黯淡的光,积了多年尘灰。但我所看到的那段旧时光却是清清明明。
春天时房前屋后的榆树和桑树一片新绿,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粉白花瓣落下,不知会被风吹到谁家庭院,谁的发梢。若是在清晨,又恰巧下过一夜的小雨,那么举世再找不到比这更朗朗的乾坤。
我身旁的那些长安少年呢,若有人在清晨见到我与他们一起,定会觉得他们是我的良朋,因为那时我们会在一起摇头晃脑地念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若是在晚上,又会以为他们就是我的酒肉朋友,因为我们烂醉如泥,满口粗言,嬉笑着穿过一条又一条街巷,慷慨激昂地点评时政,只觉自己实乃国之栋梁。其实是吵得街坊邻里不得安生,简直应该送官严惩。
其实,我也不是个天生的无赖。很多年前,我也曾有过作为一个贵公子的岁月。
幼时,我父亲还是朝廷的博士祭酒,家中来往的都是衣冠伟岸的官员、文士,才华横溢、谦和有礼的学子。
父亲德隆望尊,从来尤为看重的便是一个礼字,说话、走路、坐卧、行事皆有法度,严于律己,亦严于律人。所以我从小就学着做出庄严样子来,衣冠严整,进退有礼。这一点在无意中极得长辈们赞赏。父亲外出寻亲拜友时也就乐得携我同往,甚至提早为我取了字,这另我自以为高出兄长及幼弟许多,小小年纪,颇有些倨傲。
一日,父亲同僚发妻去世,前去吊唁,我照例与他同去。白幡,白练,黑棺材,就一一映入我尚且年幼,还未见识太多的双眼。有个死人躺在不远处的念头难以驱散,我难得害怕,想要躲在父亲身后,却不愿在人前失仪,仍一脸肃穆,如成人般行礼,拜祭。之后父亲同友人叙话,我恭恭敬敬侯在他身旁,指望他早些离开。但父亲仿佛忘了我,便再顾不得什么,走开去,随意走到后院。
逃脱掉厅堂中的死人后,我长舒一口气。院中郁郁葱葱的种了许多花木,芳香馥郁,寂静无声,与前厅截然不同的两个人间。院中有几株梅树,不是梅花的季节,密密麻麻都是青绿叶子。我走到树下,想看看叶子下有没有藏着青果子,却见到一个小小的女童蹲在树下挖着泥巴,身上胡乱套着小小白白的孝服。
“你在做什么?”我问。
“做桂花糕和绿豆糕。”她抬起头来看我,脸上粘着泥,脏兮兮的,一双眼睛却又清又亮,干净极了。听她这么一说,我才发现她脚边放了一堆方方圆圆的小团子,都是用泥巴捏的糕点。
“这里可是你家?”我问。她点头,继续玩泥巴。
“那死的就是你阿母了,阿母死了,你怎么不去灵堂哭,还跑到这里玩泥巴?”我说着,竟有些愤愤不平,脑子里尽是孝道和礼仪。
“我肚子饿,他们都不理我,说我阿母都死了,怎么就知道饿,阿母死了,就不能肚饿了么?”她低着头,不捏泥巴了,捡了根小树杈在地上划。
小小弱弱的声音挠着耳,我心软下来。反复想着,她没有阿母了,她饿了。然后可怜起她来,用衣袖把她沾满泥的小手擦干净,这实在不容易,她一直嘟着嘴看我,仿佛受了委屈,直到我从怀中掏出胡饼来给她吃。
我经常藏着饼,因为用饭时,尤其与他人对食时,尤其要讲究礼节,这样一来,就吃得慢,吃得少了,只好背着人啃大饼。
她拿着饼,却并不立刻就吃,而是看看我,再看看树,说:“你抱我到树上,我爬不上去。”
这回换做我看看树又看看她。“莫要胡闹,摔个小狗啃泥可不好。”我说,然后转身就走,两三步后却还是折回来。
我抱她到树枝上,像是抱只小猫,然后自己也爬了上去。她安安静静啃着饼,啃了一半就仔仔细细将饼包起来,揣进怀里。
“吃饱了么?”我笑着望着她。她开心起来,“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饼,我要留给阿母吃。”她说。
倚坐在树上,脚离地面三尺,我望着摇晃的双脚,想象自己是条鱼,空荡荡的漂浮着。那女童吃饱了就靠在树干上睡着了,一只青虫掉在她肩上,我小心将把它弹掉。她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