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节

(1/2)大唐第一公主 / 罗青梅


昨夜见过几个孩子后, 李治陷入昏迷。

武太后在屏风外守了两个时辰,上官璎珞回禀说朝臣们接到消息,陆陆续续入宫, 李显哭天抹泪,无法接见群臣。

武太后没有迟疑,立刻起身去前殿安抚众位大臣。

她不能慌,越是形势危急的时候, 她越要沉着冷静。

李旦等在屏风外面,眉宇间多了几分阴郁沉重,“母亲,阿父醒了, 他想见您。”

武太后走进内室。

刚从感业寺回到蓬莱宫时,她劫后余生,欣喜若狂, 李治给她的宠爱和尊重让她忘乎所以。

驱逐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功臣,扳倒王皇后和萧淑妃,肃清朝堂,巩固皇权,她和李治配合默契。

朝野内外骂她狐媚惑主,她一点都不在意,能和站在权势之巅的男人并肩而立,几句骂名,算得了什么?

武太后越来越飘飘然,以为李治对自己百依百顺,自己一定能够控制李治。

然而李治始终把任免宰相的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

他对她那么好,力排众议册封她为皇后,却又干净利落地除掉她的心腹大臣,打压她的娘家,孤立她,防备她,至始至终,她的一切权力都依附于李治身上。

李治信任她,她就能风风光光,假若那一天李治像忌惮长孙无忌那样忌惮她,她会不会落到和长孙无忌一样的下场?

眼看着李治重用那些曾公开反对她的将领,诛杀为她立下汗马功劳的朝臣,武太后为自己的将来感到忧虑。

好在她生了四个儿子,地位稳固。

她开始收敛,撰写编纂教导后妃贤德顺从的书册进献给李治,表明自己会谨守本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李治和他们的儿子分忧。

李治差点废了她。

那时候她野心勃勃,什么都要插手管,想趁着李治病重独揽大权,隔绝李治和老臣们的来往书信,飞扬跋扈,志得意满。

李治勃然大怒,给了她一个措手不及。

连废后的敕书都写好了,盖过玺印,李治亲笔画日,交由门下省审核,一旦诏书发出,她将会被剥夺一国之母的高贵身份。

武太后心惊胆战,她尝过独守青灯的清苦滋味,无法忍受再次遭到放逐!

她脱簪披发,泣告李治,弘儿年幼,陛下若是废了她,将弘儿置于何地?朝臣们居心不良,撺掇他废后,就是为了把弘儿赶下太子之位!

李治犹豫了。

趁着他犹豫,武太后抢过诏书,胡乱撕扯,废后的诏书是绢帛写就,不易撕开,她恨不能用牙齿把诏书咬碎。

李治叹了口气,俯身按住她的手,拥她入怀,“媚娘,朕错了,以后绝不会再提此事。”

他自称朕。

那一刻,武太后终于明白,不管李治平时对她有多容忍,一旦触及他的底线,他也会翻脸无情。

这些年她辛苦培植自己的势力,一步一步架空李治,渐渐掌握实权,可是回想起那封诏书,还是会觉得心口发凉。

那是出于对失去权力的恐惧,因为她的权力,来自于李治。

李治说到做到,后来他再也没有提起废后的事,一次也没有。

他时常生病,越来越依赖于她。

她是皇子们的生母,也许他以己度人,觉得她会为儿女们鞠躬尽瘁。也许他权衡利弊,发现其他人都不可信,唯独她值得信任……

不论原因是什么,武太后抓住机会,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她感激李治给予她的温情和忍让,同时清醒地认识到,只要李治在一天,她没法改天换地。

李治扶持她,倚重她,也束缚她,提防她,重臣的选拔任用,由李治决定,还有最重要的——军权,李治从没有让她染指过。

现在李治要走了。

她无悲无喜,既没有悲伤难过,也没有暗暗窃喜。她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政客,冰冷无情,眼里只看得见利益,其他七情六欲只是点缀而已。

内室的灯烛撤下去了,房里点了一炉清雅的香,红日刚刚爬上半空,光线从窗纱透进室内,暗香浮动。

“九郎。”武太后俯身,轻抚李治的眉眼,仿佛他还是那个年轻俊朗的少年郎,“我来了。”

李治抬眼看她,目光温柔,“媚娘,这些年,我时常卧病在床,朝政大事都是你代为操劳的,辛苦你了……”

武太后垂眸,“这些都是我该做的,我们是夫妻,理应互相扶持。”

李治淡淡一笑,这些年的防备猜疑,互相算计,和年轻时甜蜜火热的感情,俱都化在这一笑当中。

“可惜现在到冬天了,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满园杏花盛放,桃李争芳,你穿了一身半旧的衣裳,在湖边打秋千,那么多宫婢美人,只有你笑得最好看。”

武皇后怔了怔,她一直以为李治是在翠微宫认识她的。

当时太宗皇帝病重,太子诚孝,每天侍奉汤药,抬头不见低头见,她不想落发出家,干脆孤注一掷,妄想打动李治。

她成功了。

李治登基以后,排除万难接她回宫,满朝文武反对,他一意孤行。

不是在翠微宫……难道李治早就认识她了?

帘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轻响,武太后眼波淡扫,扭头看过去。

裴英娘掀开锦帐,走到床榻旁,“阿父,准备好了。”

李治扬眉,做出这个动作让他气息急促了点,微笑着道:“好,扶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