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节

(2/2)今穿古之小大夫 / 初吻江湖

,自己带着两位老人和两个孩子,出门去看了看宿迁县的风土人情。

当年的霸王故居早已不见踪迹,街上的行人倒是不少,都是来来回回路过宿迁的,困为宿迁水陆两道都很发达,来往的商队和商船之类的也不少,水产在集市上也很常见。

“这鱼不错啊!”纪家舅妈在集市上看到了不少卖水产的,看到话蹦乱跳的鱼,立刻就提议:“买点回去,我给你们做鱼吃吧?”

“好呀!”文景辉也馋鱼了。

纪家舅舅付之行动,花钱买了四条大鲤鱼,拎在手里。

“虾子怎么卖?”文景辉对一边的河虾也很感兴趣。

“五个铜板一斤,全包圆儿给三十个铜板就行!”小贩是个常年打鱼捞虾的人,他的虾子这次没捞多少,就想着赶紧卖完了回家得了,这外头也冷飕飕的,他不想多费唇舌。

“行,全包了!”文景辉掏出一串铜板,数了三十个给小贩,拎了小贩送给他的竹篓子。

“这河虾你要怎么吃?”纪家舅妈看文景辉弄了一竹篓子的河虾,便问了文景辉一句。

这东西,好像只有小大夫动不动就吃一次,在老家的时候就是这样。

“油炸吧,那个酥脆,都不用剥壳的。”文景辉其实是想给老幼们补补钙,冬天晒太阳的时间少了,又改了地方,怕他们水土不服,钙流夫啊。

一家五口人回到了租住的地方,做了一顿鲜味十足的晚饭,怕两个孩子不会挑鱼刺,文景辉都是挑好了给他们俩蘸了汤汁吃。

河虾很新鲜,炸了之后撒了一些椒盐,吃起来味道不错,纪家舅舅还喝了一杯水酒。

武大那边完成了任务,就提溜着表弟回了他们的宅邸。

第三天,他们就来接人了。

这次没有带仪仗,武大,纪纲,小丁和小范四个人,带了十个亲兵过来,接他们五口老幼妇孺进京。

文景辉去过现代的南京,高楼林立,与古城墙交相辉映,那里既有六朝古都的繁荣,也有大屠杀的悲惨,是一座十分矛盾的城市。

只是如今的南京金陵城,只有宏伟的城池,巍峨的城墙,以及往来如织的行人和车水马龙。

这是跟他记忆中的金陵不同。

文景辉贪婪的看着这一切,未遭战火侵袭的都城,有着别样的威严和气魄。不愧是六朝古都,金粉之地。

四周的繁华,也让纪家二老和两个孩子目不暇接。

金陵城比起北平府来,丝毫不差,且更见繁华。

道路两边,食肆,酒楼,店铺,旗子迎风招展。

秦淮河畔,青楼,楚馆,书店,花船往来如梭。

他们一行人低调的穿过城门,进入闹市区,走过街道,然后又进入住宅区,穿过住宅区,越是走,越靠近皇城。当文景辉在车里看到皇城那特殊而耀眼的瓦顶的时候,他们的车子,停在了一处十分静谧的地方。

“到了。”武大下了马,走到了车边,敲了敲车厢,示意文景辉他们到地方了,可以下来了。

文景辉掀开车帘子下了牛车,将两个孩子也抱了下来,抬头一看就愣住了。

此处人烟稀少,却高门林立。

他们下车的地方,是一处官邸的大门口,门口守着的两只石狮子,比拉车的大公牛都高!

大门上更是朱红镶金门钉,六级台阶向上延伸,两侧带着侧门和不远处的角门。

“武国公府?”文景辉看到门上的牌匾这么写着,他下意识的就念了出来。

“嗯,咱们的官邸。”武大认真的看着文景辉。

这是他浴血奋战三年半,得来的成就。

“你封了国公?”

“嗯!”

“武国公?”

“武大。”

“武国公!”

“武大。”

武大坚持,文景辉哼唧了一声,人家浴血奋战三年半,封了个国公,也应该嘛。

武国公府

占地面积还挺大,有花园,假山,抄手游廊,五进七间,是明朝时期建筑,除却皇宫和王府外,最高规格了。

因为明朝没有异姓王,最高也就封为国公而已。武大算是将一辈子的官做到了顶。

“对面就是纪纲家,转角是小丁和小范的住处。”武大指了指外头,带着文景辉他们进了大门。

武大带着小大夫和孩子们进了门。

纪纲接了纪家二老去了他的官邸。

小丁小范也有官邸,还是挨着的邻居。

文景辉好奇的看着明朝时期的国公府。

“隔壁是谁家啊?”文景辉觉得这地方,应该是官邸聚集区,没看都是高门大户家的样子么。平民百姓恐怕住不到这地方。

“咳咳!”武大轻咳两声,拉过小招财:“自己选一个院子住,日后就在这边上学吧,这里离国子监不远。”

“我说……。”文景辉还想问什么。

“里面是正堂,旁边是书房,要不要去看看?里头有不少藏书,我都没让人动。”武大指了指正堂的位置。

正堂是二进的正堂,属于前院接待外客的地方。

“你还没跟我说,隔壁是谁家呢?”文景辉一瞪眼睛,武大这种生硬的转移话题的招式,太没有用了。

“是文国公府。”武大有些不情愿的告诉文景辉。

“也是一个国公府?”挺巧的啊?都是国公府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