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

(2/3)乞丐太子 / 龙久

兴龙神之祀,考龙君像于青龙宝殿,望甘霖休停,福泽百姓;观虽朕德行无功,奈禀生之愚,仰惟神君,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龙神殿。龙神晟敏,其鉴纳焉!尚飨。”

太师读毕,太后上香祷告:“东海龙君、南海龙君、各路擎龙神,保佑停止天霖,保佑大魏万民,福泽。”

肖恒:“求龙神爷爷保佑大魏万民,不要再降雨。”

之后皇上与百官俱行三跪九叩之礼,极为恭敬。

祭祀结束之后,太后撩起裙角,匆匆走出青龙殿。两个太监举着华盖跟随在后,刘公公将太后与肖恒扶上龙辇。

几位重臣跟在龙辇旁去往乾清宫东暖阁,商讨赈灾、安置灾民之事。其它大臣都散了,向神武门走去。

户部尚书跪在东暖阁地板上,犹豫半饷才禀告:“太后,您派去的钦差大臣回报,黄河那里已经出现成群的易子而食的惨状。”

太后:“我不是派钦差大臣带去二百万担粮食赈灾了吗?”

“实在是水势迅猛,超乎寻常,将百姓今年的存粮都给冲走了,不只是黄河泛滥,长江流域也爆发了洪灾。”

太后听了愁云惨淡,满心焦虑。

肖恒听到灾民易子而食,凝起眉来,叹了气。他坐在一旁的御座上,端着茶,去没有喝下去的想法。

他想到自己做乞丐时,曾经经历过的灾年。

那一年年幼瘦弱的他,与乞丐们结伴,每日在辽东沿街讨饭。由于天灾粮食欠收,百姓也没有多少粮食。

肖恒经常讨不到一粒粮食,他嘴中的牙齿似乎都忘记了怎样咀嚼粮食。

他与齐贺抓老鼠抓蛇、抓小动物裹腹,却还是吃不饱。

他经常饿得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十分可怜。有好心的大娘、老爷爷、他们会给他分口吃的,他才能挨过来遇到赵元检。

他记得青楼里有一个叫翠烟的姑娘常常送给自己一点吃食。有一个头发花白,佝偻着脊背,衣衫褴褛,在富贵人家收泔水的穷苦老爷爷,送给他一些残渣剩饭。

他知道一粒粮食也吃不到的惶恐绝望感,能叫人升起吃掉任何东西的yù_wàng。他那时候想吃门梁、破草鞋、稻田里结不成粮食的稻草、地上的观音泥,甚至他还想过吃人肉充饥。

他和齐贺有一回看到屋中饿死倒下去乞丐。他们互相商量怎么吃。他讨到一个馒头,他们最终还是放弃了吃人。

发生天灾,人命比草芥更贱,肖恒想灾民们一定是饿极了,否则怎么会发生易子而食的事。

“母后,灾民那样惨,要不朕亲自去赈灾?”

太后一听不高兴地说:“不许,你是皇上要注意自己的身份!”

几位大臣听了倒是觉得有些欣慰,他们的皇上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昏庸。太后看着大臣们的表情,看出他们的想法来,她眼里暗了下去。

这时一名将士不顾太监阻拦,跑进冬暖阁。他穿着盔甲,浑身湿透狼狈极了,他跪在地上:“太后,匈奴单于前日宣布发兵大魏!匈奴现在正与将军赵元朗在北方防线作战!”

将士说完以后一头栽倒在御道上晕了过去,他骑了三天三夜的马前来报告消息,他累极了。

这无异于一声惊雷,东暖阁中的当权者都脸色大变。

刘公公从晕倒的将士身上找到战报,他将战报呈上,递到太后手中。

太后打开战报一看,立即愁眉不展,她捏着战报恨不得捏出水来。

她问:“匈奴大军何以如此勇猛,短短两日直接攻破了嘉峪关?”

大臣们一听都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太师唉声叹气,他知道赵盛启的野心,赵盛启不会助大魏一臂之力。他心想又是天灾又是匈奴侵袭,这是天要绝大魏的气数。

丞相:“太后这事怎么有些诡异,是否有人里通外国和匈奴串通好了,才叫匈奴占了先机?”

左丞:“朝中除了重病卧床不起的大将军,再无大将,这可怎么是好?”

太后:“召几位将军!”

过了一阵,几个将军走进冬暖阁。

李将军跪下来,说道:“太后,末将率二十万大军去北方防线增援,否则我朝危矣!”

太后说:“立即启程!”

张将军:“太后,末将愿率领五万大军赶去北方防线。”

太后听了心里有些许安慰,她说:“哀家想你们一定能将匈奴阻击在北方。”

肖恒一听要和匈奴打仗,他激动地说:“朕也想去,去杀了那些匈奴狗。”

太后:“胡闹,皇帝御驾亲征是很危险的。”

在匈奴对大魏开战面前,其它事都成了小事,没人再有心情议论水灾,于是关于灾情的谈话结束了。

朝臣撑着伞走进大雨中,他们心情茫然又痛苦。

门口的小太监通传:赵元检求见。

太后同意他进来。

赵元检走进来说:“太后,匈奴发兵,赵盛启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时机,他一定会有所行动。有密探回报,赵盛启出卖了我朝北方边境的军事地图,并且安插了自己的亲信进去,扰乱边关的军事行动,我朝军队才会节节败退。”

太后猛地站起:“竟有这种事!好个赵盛启,真是可恶至极!”

赵元检又说:“我怕赵盛启会趁机进行宫变,他一定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时机。”

肖恒站起来说:“母后放心,朕会保护母后和妹妹。”

太后踱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