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
(3/4)《天行有常》 / 长恨歌行,他看中的还是足够充裕的、养马的牧场。
历史上的蒙古人南下灭宋之后,甚至有异想天开想要将繁华的中原大地变成牧场,后来才打消这个主意,中原平民死于蒙古人之手的数量高达当时总人口的90!
蒙古统治中原后,规定实行chū_yè权,汉人新妇的chū_yè定要交给蒙古保长,汉人不得有姓名,一律以出生日期的数字代替——这也是为何大明的开国皇帝最初的名字为“重八”、父祖与亲族的名字都是数字的缘故——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洁,汉人在那个时间段有了摔头胎的习俗,将任何有可能是蒙古人血脉的孩子扼杀在襁褓之中。
可以说,蒙古人是血腥、残酷的代名词,无论是谁,只要还有血性,穿越到了这个时间点,都不会想着与蒙古人和解。
虽然是异世界过来的穿越者,但是赵昀对蒙古的防备要比这个时代以及后世的穿越者更重。
一个在这个时代手上沾满了血腥的民族,灭亡了不知道多少个民族与文明的民族,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若不是历史上的汉族在多年的繁华之中发展了数量庞大的人口,恐怕真的就要被灭族了!
然而现在,赵昀却要手下的人,去和蒙古人进行友好交流。
他们与蒙古人贸易,有几个赵昀悉心培养的手下还成为了蒙古人看重的“军师”,现在,赵昀准备在蒙古亡西夏的进程中推上一把。
在史书的记载中,那个被称为全球第一人屠的铁木真,在征伐西夏的过程中去世,因此他死后,蒙古人将整个西夏亡国灭种,世上再无党项一族,因为整个西夏都被蒙古摧毁,关于它的史料只能从其他国家的记载中寻找,因此对于蒙古在西夏一役到底杀死了多少人还只存在于推断之中,估计在数百万到几千万之间,堪称空前,但绝不是绝后,因为后来步了西夏后尘的南宋的汉人,处境更为悲惨。
大宋宫廷有许多秘药,他的记忆中也有一些能让人神不知鬼不觉、用其他方式慢性死亡的□□,用在蒙古人身上,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那些蒙古人多是随军征战,虽然身强体壮,但是相对的,他们骤然病亡也是很有可能的。
宝庆元年秋,蒙古的成吉思汗铁木真经历了七年的西征回国,只看他们对西域之地的那些国家的做法,亡国灭种之举不在少数就知道,此人本性就是如此暴虐,每个蒙古人手上都沾满了鲜血。
虽然原本的西夏是碍于蒙古势大才依附他们进攻金国的,但是在金国新君登基,有意与西夏、南宋交好之后,几方都默契地停止了征伐,金国与西夏更是一同开始抵抗蒙古。
如果不看金国那繁重的岁币以及之前金宋两国的世仇的话,它和西夏就是大宋面对蒙古最真切的保障。
如今的金国国君、未来的金哀宗完颜守绪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选择了和大宋交好,只可惜,后来金人在蒙古的攻击下渐渐难以抵挡,竟然选择了向大宋下手,这也是金国亡国之前,想要和宋人求助却惨遭拒绝的原因,他手底下的人控制不住自己,宋人虽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因为宋金世仇的存在,本就对他们的观感不好,金人还想像从前一样吸大宋的血、吃大宋的肉,宋人对他们的恶感自然越来越强烈。
宝庆二年,正月初五,天基节。
虽然是天子的生日,但是先帝宁宗的三年丧期没过,这一年的天基节和宝庆元年的天基节一样,规模不大,只是小规模地庆祝了一下。
这一年的天基节唯一的好处就是官员们能放假,毕竟天子的生日是官方规定的节假日之一。
宝庆二年的大宋,因为权相史弥远的离世,以及蒙古对西夏与金的威胁,而显得分外安静祥和,甚至是歌舞升平。
荣王赵与芮被召进宫中伴驾,只是官家的生母全氏并无尊封,只是按照次子的名头,外头称呼为荣王太妃,要说安分守礼,是再没有比当今官家守礼的人了。
他虽对生母很好,入继为嗣沂王之后常派人往绍兴府老家去看望生母,但是没有做出格的事情、将生母接来同住,登基为帝后,也一直尊奉的是慈明殿的皇太后杨氏,可以说,在大臣们看来,和仁宗年间入继后就搞了一次濮王之议的英宗相比,现任官家显然很有孝宗遗风,过继之后对过继得来的母亲十分尊重,仁孝宽厚。
虽然只是小规模地庆祝天基节,但是皇城之外也放了烟花,和后世常见的单纯的炸成花朵状的烟花比,大宋的烟花精巧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连龙凤图案都能营造出来,另有祥瑞的庆云状烟花以及其他的特色烟花。
赵昀领着一群人亲自登上宫城的城墙,若不看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内忧外患,真可以称得上一句江山如画、锦绣繁华了。
史弥远毕竟已经死了,赵昀慢慢地开始处理起他的党羽,大宋一向是不对士大夫下手的,说得好听的,就是大宋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也就是说,文官再怎样坏事做尽,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被贬到穷苦之地为官罢了。
贬到苦寒之地为官换而言之就是变相杀人,但是到底有活命的机会,赵昀不喜欢这样,大宋对文官和武官的区别态度太鲜明的,若是文武皆然也就罢了,偏偏对文官这么区别对待,造成了一大堆的人有恃无恐,两宋这么多年,关于文官受罚,最可能被处死的案子,竟然是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