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
(1/4)《天行有常》 / 长恨歌行
嘉定十三年, 太子赵询不幸因病离世, 天子膝下空虚, 诏嗣沂王赵贵诚入继为皇子,改名赵昀。
和前世的济王赵竑不一样,赵昀是个会装样子的人,讲求谋定而后动,和宫中、朝中的大佬们关系也都处得很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嘉定十四年,十七岁的赵昀被立为皇太子,正式确定了继承人的地位。
如今的宰相是史弥远,虽然是被称为奸相的权臣,但是他的手底下却不全是四木三凶那样的人物,还是有一些能人的。
譬如前世找到赵与莒这个闲散宗室,将他推荐给史弥远,使其能成功入继给沂靖惠王的余天锡,和郑清之一样,赵昀在掌权之后,对其多有善待, 其个人品性也算端正,才学也足够——事实上, 余天锡在接受了史弥远让他寻找宗室子弟的任务的同时,还不忘自己的学业,之所以会在赵与莒的舅父全保长家见到赵氏兄弟, 就是因为他去庆元府乡试,回临安的时候“金风玉露一相逢”。
当然了,在武侠世界之中,也出现了一些本来历史上不存在的人,在射雕的背景之中,大宋官员腐败,与金国勾结的汉奸特别的多,而在实际情况中,当然不会像描写的那么偏颇。
由于大宋一贯以来的对外政策,主和派官员极多也是正常的情况,赵昀是很习惯这样的事情的,但是和前世不同,在这个武侠世界,有许多主和派官员以及对官府的公款伸手的官吏们——按理说大宋高薪养廉,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不算高,很多官员是不愿意冒这个险的,不过这是武侠世界,江湖人对官员的理解有所不同,也是正常——被江湖中人“惩奸除恶”了,偏偏里面还有许多有用的人才——大宋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理学还未完全导致人们的思想僵化,科举的类别也足够多,能脱颖而出的官员都不简单——赵昀看着那一连串的官员非正常死亡名单,整个人内心都是崩溃的。
成为太子之后,赵昀这个世界的江湖人的观感就更差了,他自己练武是一回事,江湖人威胁到朝廷的尊严又是另一回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虽然双标,但是赵昀作为既得利益者是绝对拥护这个的。
因为是武侠世界,所以部分历史事件的发生延迟了,譬如金国国内,在嘉定十一年之前就该发生的红袄军民变以及九公封建——这里指的是金国国主“招安”其国内的九股义军以稳定国内形势——事件都还没影,不过有些事情却又凭空出现了。
嘉定十六年,赵昀十九岁,而根据的时间线设定,剧情已经开始发展。
赵昀仔细算了算,中的武穆遗书事件以及后续发展应当在嘉定十七年左右开展,更妙的是,按照时间来看,那时候正好是大宋新君登基的时候,宫中的戒备难免会有疏漏之处,皇宫被人弄成了筛子,进宫的人成批成次的,正好符合这个情况。
作为一个合格的大宋皇太子,赵昀在这个时候应该待在皇宫,等着皇帝晏驾,但是,他的老家绍兴府传来消息,他的胞弟赵与芮被人打成重伤。
这一下可不得了,赵与芮的身份虽然不算什么,但是众人皆知他是皇太子的嫡亲胞弟,为人品性素来极好,同一众闲散宗室一样,安分守己,顶多偶尔流连青楼妓馆,而在大宋,这可算不上什么罪名,朝中的大员乃至于天子,都fēng_liú成性。
孝宗皇帝虽然被过继给高宗,但是他的父亲作为“皇伯”也是荣宠无限,孝宗的胞兄一脉封王封爵是很正常的,也就是说,等到赵昀登基之后,赵与芮也将有个王爵。
更何况再怎么说,赵与芮也是宗室,赵昀他爹虽然已经离世了,但是之前因为儿子的关系,也升了职,在地方上办了不少事,官宦人家,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江湖中人对朝中大员的频频出手已经耗尽了朝中官员们的耐心,赵与芮事件其实是一条□□,在这样的情况下,朝中人纷纷请命,请彻查此事,当然了,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他们在向赵昀示好。
恰巧,赵昀也有这样的心思,自然接受了他们的“好意”。
原本这件事情只用吩咐下去,自有底下的人体会上意,完成人物,但是赵昀向天子自请领命,于是乎,最后变成了他这个太子领着一群高手彻查此案。
为了不有损太子逼格,除了赵与芮的事情外,还有其他的朝中官员为江湖中人所害的事情也归到了赵昀需要调查的范围之中。
对于赵昀来说,调查真相什么的,只是顺带为之,毕竟在他的记忆中,能做出这种事的,其实也没多少人,首先能确定那些人都是所谓的“正义之士”,武功不低,又嫉恶如仇,这个范围划下来,能符合条件的门派、人物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赵与芮是最新一个受害者,赵昀自然带人赶往了绍兴府,此时正值寒冬,赵与芮可怜兮兮地躺在卧房之中,整个人被绷带包得只能看出一个轮廓来。
说起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赵与芮自己也是一头雾水,若说事情发生前周围有和他平时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的情况的话,那就只有前段时间,他招待回乡赴秋围又回临安、途中路过绍兴府的余天锡在府上小住了几日。
但是余天锡也只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不可能与江湖众人扯上关系啊!
听到这里,赵昀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史弥远作为大宋权相,在民间的风评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