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1/1)《帝王略》 / 欧俊呈
母后抬眼看着我,勾唇道:“盈儿真是长大了,会问事儿了。如战马等辎重等,进贡上来的皆送至丞相处,留我此处的,都是些后院之物,金银器重,细软珠玉。”
我点了点头,边转边大致地看了一遍这次进贡上来的贡品,边笑嘻嘻地问道:“母后这是要收入国库?”
母后眼中似有深意:“自然不是。有来才有往。我一来清点礼单上的物品,等会儿全都赏给留驻京城的各爵大臣;二来对照这些礼品的等级,在心中拟出列一份朝廷赏赐的清单出来,交给大司农返给各位诸侯王。”
我也不多言,便静静地坐在塌上看母后处理各类事物。她很快地将送给诸侯的那份礼单拟好了,而拟给各官员的礼单却花了很久。
而这些琐碎的事情,竟做了整整一天。日落西山时,她终于道:“今日就到此吧,剩下的明日再来。”
等那些刀笔吏和清点物品的宫娥都下去了以后,她有些疲惫地揉了揉额头,歪在了塌侧。我忙走上前去,站在她身后帮她轻轻地捶肩膀。
她忽然开口了:“盈儿,你今日学到了什么?”
我怔了一下,道:“做事要有条不紊,心细如丝。”
她笑了出来,点了点头,又问:“那为何做事要有条不紊,心细如丝呢?”
我恭敬地道:“请母后赐教。”
她转过脸来看着我,脸上有着满足的笑意:“因为人心。”
“人心?”
她点了点头,伸手握住了我的手,就这样靠在塌上,眼中有细微的血丝:“现在帝国初立,项羽也新亡,天下各处,人心躁动,并非都归顺了朝廷,如今各地还有很多地方有叛乱和流寇,分封诸侯的好处在于,朝廷将最乱的地方都分给了他们,他们就会尽力清剿。”
我怔怔地问道:“要是不分给他们,只是派他们做剿贼将军,难道他们就敢不尽力了么?”
母后讥诮一笑:“就算他们尽力,那也只是仗打赢了,可是安抚天下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打完了仗,要抚孤,要安军,要让大家心思重新安定,要让拿着枪矛的兵,变成拿着锄头的民,一干一干,朝廷就这么一个,疆土却有这么大,到咱们最远的南郡,快马都要一个月的路程,朝廷顾不上来。更何况,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会真正废寝忘食的尽力,最多只是忠于职守罢了。如今到处都是暴民,这些分封的诸侯,却都是安定各方的主心骨,他们在地方上有人脉有势力,威望也高,说的话算数,没有他们,大汉不可能这么快就归一。现在好了,朝廷就不用什么事都管,只用盯着那几个大诸侯王就成了。”
原来如此,汉初这般的生产力,不够直接实行郡县制。
我点了点头,从母后手中缓缓地抽出了手,仍是帮她捶背。
我不禁笑道:“可父皇说,分封这些诸侯王,是因为他们劳苦功高,我们大汉愿意跟他们世世代代共享天下。”
母后放低了声音,轻轻地道:“依母后看,这……只是你父皇的权益之计而已。”
我这才恍然大悟地道:“所以今天母亲才如此这般。对他们的安抚和试探,母后不能不做,但是……母后却也并没有真正看重他们。母后真正看重的是朝廷直接任命的各级官员……”
母后嘴角微微弯了一下,带出有些清淡的笑容,双眸却更加深沉了:“不错……只有他们,有朝一日才是能扶你上位的“民心”。笼络人才,不在于赏赐的厚重,而在于主公的情谊,在于知道属下的冷暖,你看有人爱书,我就赏他书,有人爱财,我就赏他财;有人新生了女儿,我就赏他布匹,有人要建新府,我就让人送去木材……本来这件事做不成,我真要赏他们,得经过大司农,可万事都有个由头,正好是诸侯王进贡之物,我就贴补贴补,正好全了一桩事。你父皇知道我没有将诸侯王的进贡全部入库,而是赏了臣子,必然也是乐意的。他们今天将这份情记在我的头上,我们母子名声好了,明日这些或多或少都是你上位的助力。当然,母后今日所为,只是细枝末节,但人往往就胜在比别人多走一步。”
我郑重地道:“儿臣记下了。”她比戚夫人多走的,何止一步。
母后微微一笑:“这事我做了两年了,你也从不问我。孔子说,不愤不启,我也就一直没有跟你说,今天你问了,我便告诉你。”
我满面愧疚地道:“母后,儿臣以前不懂事……”
母后没有说话,只是闭上了眼睛,我便顺着帮她做颈椎的按摩。过了许久,她才缓缓地睁开了眼,带着清越的笑容,哑声道:“苍天果然不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