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志愿
(1/2)《混在1275》 / 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抚司决意出兵海外的消息,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给原本就群情汹涌的舆情又浇上了一道油,说实话,如果是渡海去对付元人,大伙多半还要惦量一二,毕竟待遇再好,也得有命来享受不是,可一个听都没听过的海外小国,哪会放在他们的眼中。
第三日,就连檄文都贴在了各个居民区的宣示栏里,而当天的识字课,也变成了对于某个海外小国的声讨,这篇去掉了大量修饰语句,读来朗朗上口的文章,随着那些老卒的口,传到了每一个百姓的耳中。
“我朝之于其国,一向优恤有加,推及赏恩,无不厚赐,可一撮尔小邦,不思恩抚,趁我危难之时,悍然占我国土,驱我守臣,其情闻于旧属,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进言,皆愿附骥尾后,一惩凶徒,凡七国者,皆已出兵,属国如此,我大宋煌煌之朝,岂能坐视?故抚臣刘禹,奉诏有司,即选良将,优择劲卒,非为杀戮,实出无奈,望诸军谨行,著恩义于四海,扬国威于异邦,不复为天下之望矣,此令。”
随着檄文发布的,还有《远征军组成办法细则》,在这个仅有数十项的条文里,明确阐述了此次远征,组成的军士将由军中各部自愿报名,而且要求还不低,除了各项武技之外,会游泳、熟悉热带从林等等都会有优先录取权,这样的做法,顿时在琼州大营引起了轰动。
当兵吃粮,自古而然,有宋一朝,在摁下手印,脸上刺过一笔后,这条命其实就算是卖给官家了,养兵就是为了打仗,几曾听说过,去哪里不去哪里,可以自行挑拣的?还附上了诸多要求,万一要是无人肯应,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
这样的担心,在军营中颇有市场,就连金明的左右,那些负责登记造册的书记,都面露怀疑之色,只是当这种怀疑传到他的耳中时,本人似乎毫不在意地看着远处那片依山而建、占地颇大的建筑群,像是自言自语般地说了一句。
“这英烈祠,是那般好进的么?”
他是否说了这话已不可考,不过传出去的当天,立于大校场的那些登记点,一下子就被蜂拥而来的军士挤满了,这其中有许多都是皮肤黝黑、身材不算高大的夷人和峒人,对于他们来说,在热带丛林中行走,和自己的家没什么区别,可那个烈属的待遇,着实令人眼红,有什么比死后将名字刻在那面墙上更来得有意义呢?
可名额却是有限的,第一批出发的人数,定为了一个厢,招满即止,无论之前所属为何,都将会重新编排,若是军官的位置不够,还会择优提拔,这不就等于平白升了一级么,要知道这一万五千人的名额,竞争者可达十余万,哪还不赶紧着去?
云帆就排在一支长长的队伍中,他在投军伊使,便将自己的名字给改了,在为家族报仇之前,他既不愿自己顶着那个姓,更不愿让人叫出那个姓,凭着过人的毅力和刻苦地训练,在一众新军当中脱颖而出,被直接任命为了队正,可他并不满意,因为仇人太过强大了,这点力量根本不够。
别人报名也许是为了一份优厚的待遇,他全家莅难,军属烈属什么的毫无意义,立功、升职、掌握更大的力量才是他站在这里的原因,而当那位书记听到他的报名时,却好像有些不太相信,抬头看了一眼,才慢吞吞地在册子上写下名字,让他心里就莫名地觉得有些不安。
果然,第二天的告示栏里,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看着同队弟兄雀跃的身姿,他紧握双拳,径直找到了自己的上官,一个都头哪能了解内幕,带着这种疑问又接连去求见了指挥使、军都、厢都,最后才被告知,事情是由节帅亲自定下来的。
“让他进来。”
听到亲兵的禀报,金明从那幅地图上抬起头,他已经研究了一天一夜,也是该换换脑子了。
“小的前厢第三军第一指挥第五都第一队队正云帆见过节帅。”
看着抱拳抵头立于帐前的男子,金明的脸上挂满了寒霜,说出来的话更是冷得直刺人心:“军中规矩,如何决定,自有道理,若是每个不如意的,都像你这般来本帅这里要个说法,何不去学堂做个夫子,去同那些孩童掰扯?”
“小的知错。”云帆头也不抬地回道:“小的不是质疑节帅的决定,而是另有下情禀报。”
“喔?”
“三佛齐,间于眞腊、阇婆之间,管州十有五。在泉之正南,冬月顺风月余方至凌牙门。经商三分之一始入其国。国人多姓蒲。累甓为城,周数十里。国王出入以乘船,身缠缦布,葢以绢伞,卫以金镖。其人民散居城外,或作牌水居,铺板覆茅。不输租赋。习水陆战,有所征伐,随时调发,立酋长率领,皆自备兵器糗粮,临敌敢死,伯于诸国......”
“诸蕃志,本帅这里就有一本,你能背出,也算得有心了,可是这并不足以成为用你的理由,除非曾经亲至,本帅方能加以考虑。”
云帆摇摇头:“小的是荆湖人,哪曾去过那么远。”
“那就回营去吧,留下来,并不是说就会轻松多少,咱们的目标,岂是一个小小的海外之邦?”金明顿了顿:“营中休沐时,不妨走出去看看,不要一味地缩在这里苦练。”
这么说,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在那些写在明面上的规则之外,还有一条潜规则,是军中人人皆知的,那就是独子不征,而他已经是家族唯一的男子,却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