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耽美小说网 » 虐心耽美 » 混在1275 »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下山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下山

(1/2)混在1275 / 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混在1275 | 混在1275txt下载 | 混在1275手机阅读


黎母山、黎母水,对于宋人来说,可能就是大自然给予他们的阻碍,无法深入琼州中心地带,而对于夷人来说,却是上天赐予的栖身之地,以黎为族,以大山、大河为母,不知道过了多少代,直到被这些外来的人一步一步逼进了山林之间。

黎母山纵横数千里,宋人所能占据的,只是整个岛的周边沿海,虽然早在三百年前就设立了一州三军,人口却一直没什么增长,原因就在于它的偏僻,可谁能想得到,几乎一夜之间,岛的中上部,属于大部分琼州的那一片地界,竟然一下子涌进了数百万人!

对于并不精于算数的夷人来说,这个数字就像是天上的星星、黎母山上的树木一样无法估量,因此,哪怕之前与宋人处于交好的部落,心里也难免不会打鼓,这么多人,会不会冲进大山里,将他们进一步逼向黎母山的深处?

当然,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宋人谨守着之前的界线,在一片广袤的大地上开始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建设过程,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无人理解,他们倒底想干什么?

建好的屋舍被推倒、就连官衙都不例外、甚至高大的城墙也被拆成了白地,如果遇到去年那样的匪患,拿什么来抵挡?而紧接着,宋人在这一片白地之上,以更为令人匪夷所思的速度又重新建起了一片城市!

宽阔的硬质马路、坚硬的楼房差不多有大树那么高、干净整齐的城区,从山上看过去,是那样的漂亮,特别是到了夜晚,当星星都不再眨眼的时候,琼州,到处都是明亮的灯光,如同无数珍珠镶嵌在黑色的绒布上,灿灿生辉。

短短的数月功夫,这一切就在夷人的眼皮子底下成为了现实,让这些还处于原始神祗信仰当中的人们,胆战心惊之余,还有几分庆幸,庆幸他们之前采取的是合作,而非对抗的态度。

王文龙便是其中一人,做为黎母山中最大部落的头人,在去年的陈明甫之乱中,他通过一个汉女与宋人的官府搭上了线,从中获得了不少的好处,当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可如今看来,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

此刻在他的寨子里,那个被他收留了十多年的汉女,就神色恭谨地低着头,跪坐在他的面前,并没有因为回归宋人的社会,而自视甚高,这一点还是让他感到满意的。

虽然是部落的头人,王文龙的居处并不怎么奢华,就连屋子也同别的部民相差不大,那是一种倚树而建的吊脚楼,下面是半人高的支撑物,让整个屋子处于一个悬空的状态,最初这样做的目地,是为了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成了一种习惯,以竹木建成的屋子,在这大山当中,就像天然长成的一样,和周围的山林完美地契合成了一片。

“二娘,你说说看,我们黎人,应该要怎么做,才能让那位上官满意?”身材有些矮胖,手上的动作也有些迟缓,他拿着一块靛蓝色的染料,正往挂在一根粗大的竹杆上,长长的木棉布上染,为了着色均匀,另一手不停地将染好的那一部分往后拉。

黄二娘愕然抬头,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了,根本超出了她的想像,头人似乎也不着急,并没有催促她的意思。

“二娘,来看看这匹布织得怎么样?”

听到召唤,她站起身,很自然地接过布匹,只一上手就觉出了一阵紧致和细腻的触感,由衷地赞一句。

“很是下功夫,上品。”

“这是寨子里最好的织女,用了两日才织出来的,若是以前,在宋人集市上,可换得一石粮食,可如今呢,没有人要。”头人看了她一眼,面色诚恳地说道:“你曾经是我见过最聪明的汉人,只不过学了两年,就能织出这样的上等布匹,纺纱、织布、靛染,样样都很出色,如今虽然不在了,可我一直都当你是寨子里的一份子,二娘,我需要你的聪明,给黎人指一条出路。”

“寨主和寨子里的人对我的大恩,二娘不敢稍忘。”她顿了一下:“这样的布,我们的确不需要了,因为城中商社里的卖的那些,既好又便宜,颜色更是多达几十种,夷人靠山吃山,除了布匹,还有山货,每日里打到的猎物,皮毛和肉类都是能换来东西的,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头人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将只染了一半的棉布丢开,两人重新坐下,二娘说得,他并非考虑不到,可身份不同,能看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黄二娘的话语中,很明显地用了我们,这说明她在潜意识中,已经将自己当成了宋人,当然她也的确是。

坐下之后,头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使这次谈话,带上了些许官方色彩。

“自从上回合作,这大半年,寨主应该能看到官府的诚意,加入军中的那些儿郎,得到了与宋人同样的待遇,战死者的名字,就刻在我们的英烈祠中,愿意下山的家属,都能得到烈属的所有好处,只可惜,他们宁可要上一些东西,也不愿这么做。”

黄二娘说得很隐晦,头人却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不是那些遗属不愿下山,而是寨子里不让,一旦下了山,就会被宋人编入户籍中,孩子得到免费的上学机会,从此彻底地变成了一个宋人,那样的话对寨子来说,能有什么好处?

成为一个真正的宋人,只怕是寨中大多数人的希望,山下的动静,就算没有亲眼见过,听人说也能想像得出来,眼见着这种吸引力越来越影响着寨中的人心,他也不得不权衡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