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办份报纸
(1/2)《大宋包三黑》 / 晓梦鱼
包拯从天长县带来的工匠的安置也费了他很多心思。如果要重开作坊的话需要以水流作为动力,那开封城内就没有合适的地方了。
这时显出财大气粗的好处了,包拯在开封城外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山谷,当即买下了整座山和山外周围的土地。他在山谷之中建坝拦水,建立起了各个手工作坊。在山谷的入口建设了农庄来耕种土地,同时也防备有人发现山谷中作坊的秘密。原先的当地人惊叹这包员外真是个财大气粗的人,一下子买下这么多土地,连那没用的荒山都买下来,穷人和有钱人真没法比。而且还听说这个包员外是朝廷的官员,在农庄的建筑工地那里还有一些面目凶恶的家丁不时在那里转悠,对于这样的人还是离远一点儿为妙,村民们自觉的远离了包拯的新农庄,更没有人敢靠近那个山谷了。包拯新作坊的建设很顺利用不多长时间就可以恢复生产了。这时包拯向皇帝要的工匠也终于到齐了被派到了正在建设的作坊之中。
包拯忙着为自己的工匠们安家,御史的本职工作当然也不能丢,每天还要去上朝看大臣们的后背,到察院去办公。不过察院的另外几位御史如今已不怎么和包拯开玩笑了,主要是因为包拯这次也太猛了,出去转一圈就断了钱飞当参知政事的路,还将钱飞免职驱逐回乡,这事还全是不代表朝廷中任何一方的势力,完全由包拯一个人完成的。御史们都在等着哪天看包拯不顺眼的大臣们将包拯赶出朝廷。包拯却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处境,每天里忙忙碌碌,在上朝时闭着眼睛摇头晃脑的听大臣们议政,似乎听的津津有味。大家都不知道下一次包拯准备参谁。其实包拯在那里是累的在打盹。
今天的朝会很是热闹,钱飞的案子已定了性,可参知政事的缺还没有补上,各方势力都想将这个好位子拿到手,从而提升自己的实力。本来钱飞就是各方妥协的产物,钱飞一倒严重的破坏了各方的平衡,在没有推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新人之前也只有扯皮了。高高在上的皇帝面对大臣们的争吵感到自己真的没什么存在感。老丞相王旦退休了再也没有人能够替皇帝分忧了。大臣们越吵声音越大,连在那里睡觉的包拯都不得不睁开眼睛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大臣们争了半天互不相让,这令皇帝都没了主心骨,只好宣布退朝,让大臣们下去将问题考虑清楚再到朝会上来争吵。
包拯的官位低,在散朝的时候也不能抬腿就走,只能让出路等那些高级别的大臣们都走的差不多了才能走。
包拯刚一走出大殿就被皇帝的内侍给叫住了。这几天包拯已习惯了被忽视的感觉。他被派出去考查钱飞,回来递上了一份奏折,钱飞就这么被毁掉了,可从这之后就没有再提这件事了。连包拯都不知道自己干的是好还是坏。
“包大人皇帝陛下请你过去一下。”这内侍认准了包拯是皇帝的人,所以对包拯格外的客气。
“不敢当,我这就跟您走。”包拯心说这内侍真会说话,皇帝叫人还会说请。只是不知皇帝这又是要干什么,刚才在朝会上,大臣们可能没少惹皇帝生气,这个节骨眼上去见皇帝八成没什么好事。
“包拯你可知罪?”果然皇帝一见包拯过来就对包拯问上罪了。
“为臣不知。”包拯心说这是哪跟哪啊,上来一棍子,要不是包拯胆子大,这一句话还不把人吓死。
“朕派你调查钱飞的情况,你调查回来为什么不按正常程序上报,非要将公主牵扯到朝堂之事上来。”皇帝对钱飞的倒台没有了一丝同情,只是皇帝觉得包拯利用公主这事很可恨。
“当时事情紧急,只好出此下策,这事完全是由我一人的错误引起的。”包拯尽量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尽量不让皇帝对公主有不好的感觉。
“你现在倒很有担当了,在朝会时怎么不见你们谏官站出来说话。”皇帝又想起来朝会时那乱哄哄的场面。
“臣等官微职小,朝会上没有我们说话的机会。”包拯也不顾皇帝怎么想直接告诉皇帝那些人我们喷不动。
皇帝倒没有计较包拯的话,也有可能皇帝认为他们谏官本来就是在朝会上说不上什么话,皇帝只是对在朝会上没有人替自己说话感到不满。
“包拯你对天书降临之事怎么看?”皇帝转换了话题,他找包拯来主要是为了敲打一下包拯,让他知道不能仗着为皇家制作玻璃器物而利用公主。后边的话完全是对大臣们不满而随口说出来的,这时的皇帝正处于对自己十分不自信的状态,做为大宋朝的第三任皇帝却怎么也无法同前面两位强大的皇帝相比。特别是他御驾亲征同契丹人签下的檀渊之盟被王钦若说成城下之盟后,真宗皇帝对自己更没有了自信,这之后才有了天书降临、封禅泰山、圣祖降临等一系列的玄妙事件的发生。真宗皇帝做这些全都是为了说明自己是天命所归,证实自己当皇帝的正当性。现在朝中大臣争斗不休,皇帝为增加自己的威严,又想到了天书降临的招数。
“此等玄妙之事是臣无法理解评论的。”包拯吓了一跳,皇帝问什么不好,非问这个,他自己肯定是不信什么天书的。可自己也没有什么证据证实这些天书就是伪造的。所以只好不做评价。
包拯的回答令真宗皇帝有些失望,他本来想包拯会与他有共同语言的。因为皇帝对包拯进行了一下了解,听说了包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