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耽美小说网 » 虐心耽美 » 我的考古二十年 » 西岭迷窟 第二十九章 五重鬼楼(上)

西岭迷窟 第二十九章 五重鬼楼(上)

(1/2)我的考古二十年 / 张严肃


虽然龙振龛这样说,但是我怎么可能让他一个人前往,这样显得我们太不仗义,我就和他说,“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你也知道我们几个都不是怕死的人,既然宿命选择了我们,即使你帮我们,也不能一辈子帮下去。”

龙振龛叹了口气,他说道,“我的时间是不多了。前面就是古蜀王陵的墓室,你看到它巨大的体量了吗?它在我们行内有个名字,叫做五重鬼楼,里面机关密布、怪物横生,如果就这样冒然上去,多半是十死无生。”

“五重鬼楼!”我们异口同声。

我见龙振龛神色郑重,知道可能又要有麻烦了,但是不知道这个麻烦又所指何物,于是压低了声音问:“什么叫做怪物横生?”

龙振龛又不说话了,我很识趣,根本没有再问下去。

chris一直在看着鬼楼,听到我们几个议论,也走过来拿着探照灯到近处观看。

真的没想到在地宫里竟然耸立着一座有五层挑檐的巨大建筑,它看起来像是全木制的,但是年代久远,上面落满了浮沉,感觉一碰就要塌掉一般。

五层挑檐上面都闪烁着点点星光,像是腾腾燃烧的火焰,但是与火焰又有所不同,它闪耀的颜色更接近蓝色。

主殿堂建筑构造大量采用了大跨度的斗拱,以使穹隆高耸,气势雄浑,几乎无与伦比。

大殿仅用以支撑穹顶的大柱就有100多根,看起来最大的直径超过5米。整座大殿雕梁彩栋,贴金绘垣,黑墙壁立,峻极雄伟,重檐之下施以密集的斗栱,黑色大檐柱耸立廊前,采用三交六椀隔扇门窗。楼前鹿台高筑,雕栏环绕,云形望柱齐列,玉阶曲回,气象庄严,中置铜铸大鼎,两侧有青铜大缸。

鹿台侧台上一石卓然中立,上面刻有文字,但是距离较远,我也没看清写的到底是什么。

一路走来,我从没有看到过chris有一星半点害怕的表情,但是这次她的脸色却表现出了惊慌的神色,她突然对着魔楼上方微弱的火光跪了下来,用一种莫名奇妙的语言说:“klyoo……”

剩下说的话我也听不懂,也就记住了她说的前几句话,但是很奇怪,我从来没有听过这种语言,听起来像是欧洲国家的拉丁文,但又没有老外讲话的那种味道。从她虔诚的表情来看,或许这是一种宗教信仰。

熊瞎子看呆了、也听傻了,冒冒失失的说,“这位爷说的难道是日本话?不对啊!日本话我能听懂啊!什么八格牙路、索迪斯内,或者女人们爱说的压脉带,我都有研究,这叽里咕噜一大堆废话,不会是什么咒语吧!”

chris回过头用最犀利的眼神瞪了他一眼,吓得熊瞎子往后面退了好几个身位,我对熊瞎子摇了摇手让他别瞎打岔,继续问chris道:“这五重鬼楼难道说你认识?”

她不说话,只是眼睛直勾勾的向上看,一个劲儿地摇头。

我说:“你都不认识为什么要跪它啊!,真吓我一跳,还真以为你是鬼上身,再念什么魔咒了。”

chris依旧不说话,像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诚心的再向上帝祷告。

这个时候,曹克考带领其它队员也都全部跪了下来,我越来越看不懂他们这一帮人到底想干什么。

他们竟然开始异口同声的念起,“klyoo……”的密语。

说这句密语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我心里面越来越没有谱,真害怕他们的举动会对接下来的行动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我本来想去问龙振龛这里面的缘由,因为毕竟他进来过,肯定知道这五重鬼楼的秘密,但是又担心他不说,前面几次已经证明了,只要他不想讲的事情,我们是问不出来个所以然的。与其无谓的打嘴仗,还不如自己去寻找答案来的简单。

然而,这次却出乎我意料,龙振龛竟主动的走了过来,他好像有话想说,也没有多保留,向我们解开了chris他们一行人不为人知的秘密。

龙振龛说道,“日本最早的的魁冢社,为了维护思想的统一性是有宗教信仰的,他们的信仰来自古老文化的拜火教,他们刚才的做法和ra崇拜在上古是最主要的崇拜对象之一,火、光明、太阳神崇拜都源自ra崇拜,它是四大文明古国多神崇拜文明之外较早具有一神论萌芽的宗教崇拜。”

龙振龛指着五重鬼楼上的图腾说道,“那个雄鹰形状的图腾,很有可能是蚕丛时代的信仰图腾,展翅的鹰从意象上表现的是一只飞翔中的鸟,其两翼、尾羽和双腿都向外伸展。这类图样被各个历史时期的文明都使用过,在中国龙图腾文化出现之前,展翅的鹰或许是中国古人最早的图腾信仰。”

他接着道,“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也许我们现在看到的雄鹰,就是那个时候的玄鸟。”

我没有在意那个图腾,到是对龙振龛说的“拜火教”有浓厚的兴趣,上学的时候,古代宗教学里面具体介绍过“拜火教”,对于这个神秘的宗教,我一直抱有很大的好奇,因为它算的上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宗教之一。

“拜火教”是在其它宗教诞生之前世界上最古老和最有影响的宗教,也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拜火教”在萨珊王朝时盛行于中亚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