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1

(1/1)影后成双[娱乐圈] / 玄笺


腰骂街,大多数时候都是抱着刀,醉心武道,嬉笑怒骂也是透着江湖人云淡风轻的侠气,那种侠气是发自内心的,反而不需要过度演绎。但落后地方地劳动妇女不一样,你能想象她每天忙忙碌碌,为了丈夫孩子,好不容易空闲了,跟你聊八卦的时候轻描淡写吗?不能。在很多人的记忆当中,她们往往是在一个能够守望相顾的地方,手里做着一两件活儿,就算是真的闲着,也会透出一种溢出镜头的焦虑,看看门外,是不是到时间了,丈夫孩子该回来了,又要去做饭了,她们闲不下来的,总有一堆的事情在等着她们去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沧桑感,这些单用一个眼神是没办法完全诠释的。

她过于追求演技的高级精湛,希望早日达到“眼神里都是戏”的境界,而忘记了,要去演戏的不止她的眼睛,还有她这整个人,二者并不冲突。如果陆饮冰不点醒她,她恐怕以后都要重复陈轻和梅七这两个角色了,演什么都是她们,想到这后背不由得一阵冷汗。

她再次回味了一遍陆饮冰的表演过程。

陆饮冰眼神到位自然不说,同时手展得很开,这是不符合她的家教的,但是这符合一个劳动妇女的身份,她的手连握起来都和平时不一样,演动作片有动作片的握法,都市片有都市片的握法,而一个普通相夫教子的劳动妇女的手有她的握法。说话的时候她不经意往侧边看的下意识动作,坐在那儿不是这儿动动就是那儿动动,那些都跟几十年生活刻在骨子里一样,丝毫没有刻意。

而喊“卡”的一瞬间,她整个人就从角色身上抽离出来,回到陆饮冰。

有的人天生就是为了大银幕活着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浑然天成,看不出表演的痕迹。那完全是一种天赋吗?不,天赋也不能凭空想象,必须善于观察,并且将它潜移默化地运用到表演中,前者是态度,后者才是天赋。

陆饮冰摸摸她的耳朵,温柔地对她笑:“下午要不要跟我上街?”

“上街干什么?”

“看人。”

看了一下午形形色|色的人,回来的时候隔壁的门开着,邻居正在做饭,香飘起码有十米。陆饮冰搡着夏以桐过去,低声道:“实践的机会来了,快去。”

自己回屋去了。

夏以桐在外边和大妈尬聊,十分钟后回来了。

陆饮冰正在厨房切肉:“怎么样?”

夏以桐说:“还行,但是她好像认出来我了。”

陆饮冰把菜刀放下。

夏以桐笑起来:“开玩笑的。”

陆饮冰阴着脸举起菜刀,夏以桐一溜烟跑了,高声喊:“于恬,你妈在做饭,你想吃什么提前说啊。”

夏以桐在这儿住了一个月,想象当中的甜蜜蜜虽然有,但是更多的是接受陆饮冰的训练,每天雷打不动地出去看人,雷打不动地即兴表演,陆饮冰不是一天出一道题,而是等她把一个角色吃透了才会换下一题。

陆饮冰也是懒,到后来直接拿了自己的剧本给她看,两个人演同一个角色,让于恬当裁判,两个人轮流和于恬对戏。要说这小孩儿能被名导选中也是不简单,台风极稳,气场也不弱,和陆饮冰对起戏来丝毫不怵,吐字字正腔圆,听上去就是下了苦功的。

陆饮冰看她面生,后来问过,家里是曲艺世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唱戏的,打小儿教,中气特别足。

夏以桐在一边听着她俩对戏,又想起了老爷子跟自己说的台词问题。

“想去演话剧?”一夜,睡前,夏以桐把这事告诉了陆饮冰,征询一下她的意见,陆饮冰问过知道是老爷子特意跟她说的,点点头,举双手赞成,“话剧很好啊,练练你的台词和气场。”

“那我就不接电视电影了?”

陆饮冰挺无所谓的,说:“反正大部分都是烂片,不接也罢,你沉淀沉淀,以后再接大一点儿的戏。我让薛瑶帮你安排吧,先练个一年半载的。”

五月中旬,夏以桐返回京城,拒绝绝大部分通告,专心钻研话剧表演。

六月初,陆饮冰结束体验生活,回京休整半月,电影《养母》在东北的一座破败小城开机,开机仪式低调。

这时候远在京城的夏以桐没有想到,仅仅两个月后,她被迫再次回到了那座小城,一呆就是半年。

作者有话要说:  开机啦开机啦~

夏小花:是的,我夏汉三又回去了,猜猜为什么~

☆、第237章 237

在薛瑶的安排下, 夏以桐进了京城xx话剧院,接的第一部戏是经典话剧四幕戏《雷雨》中的四凤角色, 这部话剧她先前就看过三次, 上学的时候也学过,知道经典不代表好演, 它值得那么多人去演绎, 就说明经典本身的过人之处。

大学在课上排过话剧, 但那都是小打小闹,搭伴的也都是他们同龄的学生, 无论是水平还是要求都不可同现在而语。这部剧有已经演过的现成的剧本, 演出成功, 现在的表演只是在上面稍加改动而已,比起动辄排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