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9
(1/1)《技术宅在古代》 / 沉云香
文柏再愚钝也感觉到了王敦茹和孙显午的拉拢之意,面上是笑意盈盈,心中是眉头紧皱。想到边关的战火连连,李文柏突然觉得有些疲惫,不愿再在这里虚与委蛇下去。
顾文敏感地察觉到自家师弟的情绪,不着痕迹地踹了李文柏一脚。
李文柏吃痛,看过去正好对上顾文警告的目光,不管怎么不满,顾文的话他还是信任的,于是只好重新打起精神投入话题的漩涡中去。
他没看到的是,王行之暗地和顾文对视了一眼,彼此眼底都是满满的欣慰和赞赏。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诗会也进行了两个时辰有余,王敦茹率先站起身,一阵寒暄过后士子们只得依依不舍地散了去,结果直到结束李文柏也没能再回到于钧等人身边,只能暗下决心等打听到他们居所之后再登门告罪。
师徒三人行至五华寺门前,马车早已等候在门外,王行之与王敦茹等人行礼告别,然后带着两个徒弟钻进马车,朝着半山书院的方向疾驰而去。
李文柏没有质疑为何不让自己直接回家,他刚好也有一肚子疑问想要得到解答。
似乎是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顾文瞥了眼李文柏,取笑道:“如何,没有叫你作诗,是不是感觉劫后余生?”
作者有话要说: 李文柏:如果真的一定要作诗,我……就只能抄袭了!
第80章 会试
不知是王行之等人事先说好, 还是都知道一个商人出身的小子在诗赋上不可能有多少造诣, 反正李文柏被揪着从日常生活到政见策论问了个通透, 作为代表作, 《十思疏》更是被各位上官分析了一遍又一遍, 但从头至尾都未曾提过让他即兴作诗的要求。
松了口气,但还是莫名会有些被人小瞧的感觉,尤其顾文这么一提, 这种感觉更深刻了。
虽然他当真……也没什么太大的本事, 不过被这般打趣,李文柏还是撇了撇嘴, 表示不想理这个“为老不尊”的师兄。
顾文笑笑,见李文柏精神还好, 便也没再说些什么。
五华山不愧为“国学”和“国寺”并存的地方, 山路被修整得平平整整堪比官道,隔着几步就能看到上山伐柴的村民,现在正值秋季,山火易发之时, 是以朝廷斟酌着开放了不少地方给百姓们砍柴,一时人工制造出防火带, 二十让京郊的平明百姓储存好过冬用的柴火, 不至于在隆冬时受冻而死,只是再三强调不允许真正伤到树木。
李文柏掀开窗帘观察着时不时出现的砍柴人,发现和到处都是面黄肌瘦难民的南疆不一样,这里的百姓脸上都散发着营养充足的光泽, 体态也多有见状,完全没有营养不良的样子。
“不愧是天子脚下。”李文柏忍不住感叹,“百姓安居乐业,路无饿殍,比南疆强多了。”
此言一出,王行之和顾文都忍不住看向李文柏,这才想起来这位小师弟年纪轻轻,却已经跟随关中军深入南疆,在白夷之战中建立过实打实的战功。
王行之随口问:“依你之见,南疆百姓生活如何?”
“水深火热。”李文柏回头,“学生不敢欺瞒老师,南疆各族分化极其严重,彼此间争执不断,小打小闹日日都有,个州县主官只死守县城,对蛮族百姓生活不闻不问,只求各部族对朝廷维持表面上的尊重,只要不扯旗造反就万事大吉。”
“如此严重?”王行之问,“南疆各道府监察官就视若无睹?”
“老师不曾深入南疆,是以并不清楚。”李文柏苦笑,“不是不愿管,而是管不了,据学生短暂在南疆的所见所闻,各族间语言不通习俗不同,对大齐并无几分归属感,上传下达都靠着部落土司,在南疆,朝廷政令根本出不了县城。”
王行之看向顾文:“敬元,你曾广派书令史下各地考察地方官员功绩,对南疆现状可有了解?”
“大致知晓一些,如师弟所言,我大齐崇尚军命不下县,在南疆尤其如此。”顾文说,“县令管辖范围仅仅只有县城一亩三分地,再出去,就算是齐人的村落,也插不上什么话。”
王行之表情凝重,顾文也沉默下来不再言语,显然都对南疆的现状感到颇为心忧。
李文柏咂咂嘴,没想到随口一句竟会扯出朝廷的隐忧来,顾文则是不知道该如何向老师解释,朝廷其实一直在回避南疆问题。
老师年年专心学问并不知晓朝中风向,如今百废待兴,北边的匈奴又虎视眈眈,五军统帅携军自重,顺天十二亲卫战力早已衰弱做不了指望,各地府军更是腐败到了根子里,这种时候朝廷上下哪里来的心思去管南疆少民的民心问题,就像地方官们所做的那样,不造反就万事大吉。
可这终究是大齐之耻,顾文也不太好起口。
沉默间,马车已经到了半山书院门口。
此时早已放课,三人一路穿过各处学堂和教室居所到了王行之居住的宅院。
这次王行之一反常态地没有将两人带进书房,而是着人将茶水点心移到了后院中,三人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