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6
(1/1)《花开淡墨》 / 竹里居士
刘希岗。
但宫内风平浪静,两天过去了,皇上似乎完全不知道这回事儿似的,对太子爷也没有任何的处置。
朝中本来对大位到底最终花落谁家持中立态度的比较多,毕竟太子爷虽然封了太子,但其喜怒不定的性子和残暴的传言令大多数人不寒而栗。
凭心而论,即使以王皇后的外家、庸国公王西山为首的支持者们,心里对太子继位往后朝廷会是个什么样,在心里也是七上八下。
众所周知,三皇子虽母家无权无势,但三皇子性子好,人又贤德,不说其他,就是去年到今年在南边拿下了数个吃着皇粮,坑着百姓的大贪。
这种能力,这份雷厉风行的气势便不是从无建树的太子爷能比的。
以尚书令安老大人为首的一众官员,从来都是极力主张立三皇子为太子。这样的助力,可不是庸国公这等空拿爵位,没有实权的人能比的。
☆、第二百章 群殴
更何况,还有极少数明眼人也能看出来,英王这些年的势力也不能小窥,不是说‘蔫儿驴踢死人’吗?不定什么时候,这位看上去规规矩矩的英王殿下,也会做出点儿一鸣惊人的事情!
太子脚踢刘御史的第四天,早朝时又有了重大的变故!
御史台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共计九名官员,整整齐齐跪在金銮殿殿门口,手拿‘为御史中丞伸冤’的白底黑字布条幅,要求皇上惩处行凶的太子殿下,为刘御史讨个说法。
皇上震怒,历朝来,言官在金銮殿因为进言而撞柱而亡的不少,这齐齐跪在金銮殿外讨说法的,恐怕他是第一个遇到的皇帝。
可皇上的怒火还没有发泄出来,又有户部李尚书上了折子,控诉太子纵容太子妃的兄弟以权压人,垄断市场,残害人命。
紧跟着又有工部尚书左丞启奏,三年前整修外城宫墙及护城河时,太子克扣银两,导致去年夏季暴雨时外城墙部分坍塌,砸死士兵几人云云。
工部官员的话音刚落,礼部赵侍郎启奏,说太子殿下去年出使邻国,耗费银两共计四十二万两,是三皇子前年出使邻国两倍有余。
众人异口同声,称太子殿下自身行为不检,专用外戚,实在不堪为君,奏请皇上废除太子,立三皇子为储君。
三皇子始终沉默不语,站在他旁边的英王也是一副淡定平和的模样。
庸国公和刑部尚书等太子的拥护者,当庭便与几个弹劾太子的官员吵起来,金銮殿外,御史台九个官员及时高声喊冤,金銮殿上一时之间如菜场般热闹。
太子暴怒之下两脚踢飞了两个官员,皇上当庭龙颜大怒,让津门护卫和羽林卫扣了太子,以及一众闹事的官员。
早有各个府邸的眼线及时的将消息送到了各个府中。
徐先生这些时日一直住在东宫,密切关注着城北大营贪墨案最新的进展和皇上这边对太子的处置。收到眼线的消息,他稍稍琢磨一番,便直接去凌宇殿求见了太子良娣。
七公主最近十分烦躁,她求见父皇几次,却都被父皇已事务繁忙或者身体不适为由拒绝。
眼看尚书令带着人马已经驻进了城北大营好几日,刘嬷嬷打探来的消息说,安老大人大刀阔斧,将领贪墨案似乎调查的很是顺利。
可是,赐婚已经快十日,钦天监和礼部一点儿动作也没有,安府也没有一个人进宫来谢恩,她派去钦天监和礼部打探消息的人回来禀告,说钦天监和礼部根本就没有接到皇上的旨意。
宫里宫外这几日已经传说纷纭,认为皇上有心要废掉那两道赐婚的圣旨。
七公主很暴躁,她绝不会允许已经属于她的人、属于她的亲事最后却落到别人身上。
可是,她要怎么做?
七公主一边修剪绿菊,一边想着心事,一不留神,却一剪刀将枝头一朵刚刚盛开的菊花剪了下来。
“哎呀,公主小心手!”她身后的宫女一声惊呼,忙拉过她的手细细查看,唯恐锋利的剪刀戳到了公主细白的手指。
这几年因为公主身子弱时常生病,皇后娘娘责怪她们看护不利,处死了圆喜宫不少宫人,曾经一度,宫人们都十分害怕到圆喜宫来当差。
这会儿公主非要亲自修剪花枝,她只好一眼不眨的在旁边看着,唯恐公主有一丁点儿闪失,殃及了她们这些池鱼。
幸而公主的手指莹白如玉,没有一丝划伤的痕迹,宫女松了口气。
“这么大惊小怪做什么,那些规矩都学到那儿去了,你这个样子若是出了圆喜宫,岂不是要让旁人看本宫的笑话?
去领五个板子,以后记住行事稳重些!”
宫女傻眼,怎么还是殃及了她这条池鱼,却也不敢为自己辩解,幸而五个板子她还受的住。
宫女跪下谢恩,留着眼泪出了圆喜宫,七公主拿起剪刀,正准备继续修剪剩下的花枝,内侍进来禀道:
“公主,东宫的韩良娣在外面求见!”
七公主摆摆手,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