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全无信义
(4/4)《解码三国英雄》 / 不言语徐州一事也大肆铺张了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做叙述。知道这一点与《三国志》的内容有出入,并不是因为仁义而不接受陶谦相让徐州,而是因为害怕管不了徐州而不肯接手徐州。
《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还借刘表托管荆州于刘备,而刘备不接手。表现刘备的仁义道德,后来诸葛亮也劝刘备取荆州以安身。刘备以刘表对他太好不忍心这样作为托辞,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
刘备到了益州后,《三国演义》也不惜笔墨来歌颂刘备的仁义道德。这一切到底真与假,大家只要翻阅《三国演义》前后联系起来看就可以知道了,不必花费精力查看其它史籍。
老实说,对刘备的这些虚伪的拙劣表演,确实也骗取了很多人的信任,只是这些信以为真的人,大多都在围城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对于很多局外人是心知肚明的,这第一个人应该是吕布。吕布对刘备有“辕门射戟”的救命之恩。当吕布被曹操捉去,希望曹操饶他一命时,曹操从“唯才是举”这个角度上讲,准备赦免吕布一死时,吕布看到了生的希望,就继续向刘备求救。以为此时的刘备已是曹操的嘉宾,在曹操那里说话有分量,自己又有恩于刘备,求刘备一定会有作用。殊不知当曹操咨询刘备是否应该放吕布时,刘备不但没有替吕布求情,反而是劝曹操杀掉吕布。《三国演义》第十九回有这样的叙述:操回顾玄德曰“如何?”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丁建阳、董卓之事大家一定熟悉,吕布先是丁建阳的义子,为了利而投靠董卓,杀了丁建阳。后来又认董卓为义父,为了貂蝉又杀了董卓。布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牵下楼缢之。布回顾玄德曰“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这是第一个看清刘备是最没有信义的,是忘恩负义的。
第二个是蔡瑁。当刘备投到刘表那里时,蔡瑁对刘表说:“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不克终,足可见其人。”蔡瑁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说的是实话。这个话的意思程昱、荀彧同样在曹操面前说过,刘备终不为下人。
第三个是刘璋的部下王累。当王累知道刘备要来益州,劝刘璋说:“刘备入川,乃心腹之患。况刘备世之枭雄,先事曹操,便思谋害。后从孙权,便夺荆州。心术如此,安可同处乎?今若召来,西川休矣。”王累与蔡瑁可谓英雄所见略同,都视刘备为人心术不正。王累为了阻止刘璋迎接刘备,不惜生命倒吊城门以死相谏,可惜刘璋不从。王累自断其索,撞死于地。后来,还有他的部下将佐刘溃、冷苞、张任、邓贤等都有进谏,说刘备柔中有刚,其心未可测,还宜防之。只是刘璋“不识庐山真面目”,还是执迷不悟,由此将益州送给了刘备。
当时的人对刘备的所作所为是有清醒认识的,说的最准确的,最透彻的应该是曹操。《三国演义》三十六回徐庶的母亲与曹操有这样一段对话。徐母曰:“刘备何如人也?”操曰:“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者也。”一句“外君子,内小人”对刘备的仁义诚信作了精准概括。以上所举事例我们就足以认识刘备这种“外君子,内小人”的虚伪形象。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从当时刘备所处的险恶环境讲,从刘备所处的东汉末年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上讲,也似乎无可厚非。大家都知道春秋无义战,既然春秋无义战,那么东汉末年的那种社会背景与春秋时代的那种动荡社会背景如出一撤。春秋无义战,那么东汉末年各路诸侯都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实际上是各自独霸一方,称王称霸,所以也无义战可言。相反的那种有仁义心肠的太守,如刘璋等诸侯只不过被人视作昏庸无能之辈。我们在前面对刘璋作了介绍,郑度劝其焦土抗战,他不但没有采纳其建议,还将其贬官。这样的人还有一个张鲁,曹操打败了张鲁,有人劝其烧掉粮仓。张鲁却说:“我向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达。今不得已而出奔,仓廪府库,国家之有,不可废也。遂尽封其锁”。这样菩萨心肠的仁义之君能坐镇一方吗?你看曹操官渡之战就是两次偷袭袁绍的粮仓,将其烧为灰烬,使袁军不战自败。所以老百姓有一句口头禅,慈将不领兵,不害人的菩萨不灵。由此来评判刘备所作所为,可以理解“外君子,内小人”也许就是不得已而为之。也许正如庞统所言,“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这句话表面上是庞统用来开导刘备的,而实际上刘备就是这么做的。只是这样做了不便说罢了!至于“宜从权变”,刘备更是心领神会。譬如说,刘备天天喊“匡复汉室”,他真的是“匡复汉室”吗?我看这也是“宜从权变”的一句骗人鬼话!欲知其详,请看下一节“匡复汉室,只是江湖行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