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
(1/1)《卖花女的皇后路》 / 小镜湖
咬惊醒。
不会被惊醒,也就失去了求救的机会,凤寥会在睡梦中无声无息地毒发而亡。
而等到凤寥的尸体被发现时,刺客早已从地道中退走了。
如果苏名剑等人事后仍然没有发现地道,那凤寥的死,就是一场见鬼的“意外”。到时候,皇帝和英王府再怎么愤怒,也无可奈何。
如果苏名剑等人事后发现了地道,也为时已晚,只能自己承担了“失职”的罪名。
阿兰在这个计划里的作用,一是将凤寥引到这个村子里来,二是向地窖里的人传递消息,三是确定凤寥的生死——这一点,至关重要。
只有确定了凤寥的生死,幕后主使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办。
如果不成功,阿兰会继续潜伏下去,下一步计划也就继续推进。
如果刺杀已经成功,他们就得立刻停止下一步行动,并开始进行收尾和善后工作。
苏名剑当时有些想不通:“地窖里这名刺客,为何不自己确认了行动成功,再从地道里退走?”
许太医便有些好笑:“因为被这种蛇咬伤了的人,是不会立刻就死的!通常得一两个时辰。”
苏名剑恍然大悟:“若刺客在屋子里呆这么久,风险太高了。”
雍若笑道:“还有另一种风险:万一王爷入睡之前,临时换了住处呢?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并不是没有。所以确认计划是否成功这件事,只能由阿兰来做。如果幕后指使者够谨慎,会要求阿兰至少看一眼王爷的‘遗体’。”
虽然识破了行刺计划和阿兰的身份,但此时把阿兰抓起来拷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因为雍若并没有阿兰参与其中的决定性证据,阿兰有充足的借口推脱,声称自己不知道此事。
凤寥到马家村,是他自己主动提出来的,不能完全算是阿兰引他过来的。
至于说传递消息,那更是无凭无据了。
就算被抓到的那名刺客把阿兰供出来,说阿兰是他的同谋,阿兰也可以矢口否认。
她只是用笛子吹了两首曲子而已,这算是什么传递消息?分明是那刺客攀诬,你们不可上了当,屈打成招。
就算阿兰最后扛不住酷刑,招供了。
那自己这些人也不过是多拿住了一个女刺客而已,对于当前的局势,没有任何积极方向的助益。
还不如借机将阿兰放了,让她去找幕后主子。
这样一来,流寇之祸或许也能迎刃而解,因为阿兰和流寇首领很可能是一伙的。
雍若觉得,流寇首领之所以裹挟马家村的百姓造反,一是为了替阿兰的身份和毒蛇行刺计划打掩护,二是在为下一步计划做铺垫。
如果马家村的行刺计划失败,流寇首领或许会利用被他裹挟的流民,安排下一次刺杀计划。
就算刺杀计划始终没有成功,他也可以利用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乱,结束凤寥的政治生命,让凤寥再也没有被过继为皇嗣的可能。
如果她的这个猜测没错,流寇首领在接到“凤寥已死、苏名剑将不惜代价灭寇”的消息后,很可能会重新调整今后的计划。
只要流寇首领不铁了心“造反”,那些被他们裹挟的流民,不堪一击。
因此,雍若就临时客串了编剧和导演,自编自导了今天早晨那一出戏。
好在参加表演的主要演员,演技都还不错,至少没有笑场穿帮。
其中最重要的戏分,本来应该是雍若的——得有一个女子,用撕心裂肺的哭声烘托“王爷薨逝”的悲凉气氛。
可雍若为了长远打算,不愿给人留下自己很会演戏的印象,借口自己哭不出来,坚决推辞了女主角的工作,只演了一个戏一开场就晕过去的龙套。
女主角的任务,就落在了花柔头上。
花柔推辞不掉,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凤寥还威胁所有人,若是谁演砸了,让他白装一回死人,回京后就让谁去倒夜香。
现在,大戏落幕。
雍若觉得:真应该给苏名剑、许太医、花柔等人颁发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的表演奖;凤寥这个装死人的家伙,可以拿一个最佳龙套奖——他憋气憋得蛮久的。
而自己呢?如果这个计划真的凑效,她可以把最佳编剧奖和最佳导演奖都收入囊中。
凤寥洗完脚,与雍若匆匆吃了一点早餐后,苏名剑前来回报:被抓的那名刺客招供了。
那名刺客叫吴二,和那个阿兰一样,都是五虎峰的山贼。
五虎峰的山贼凤寥知道。
从京城出来之前,苏名剑曾去兵部、刑部、户部调了许多关于鲁南的资料,五虎峰的资料就在其中。
五虎峰的山贼规模不大,加上老弱才一百多人,却已经在那一带盘踞了几十年。
这伙山贼的主业是收“保护费”、“过路费”,很少去打家劫舍,为祸并不剧烈。再加上五虎峰地势复杂,派兵围剿风险高、收益小,朝廷也就一直没怎么理会这股山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