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生死决战,转危为安
(2/2)《走出大苗山》 / 大苗山销这三本书。”
拿着公司仅有的2000元,几个男子汉亲自跑到市新华书店扫货,各订500本,当天带回一批,剩余的要求第三天到货。
分头行动。张姐在办公室接电话迎订单。吴老师、市场人员、绪超分别带一名技术人员,按片区上门逐个企业推销,剩余几个人员在商业中心摆地摊。
有碰壁的,也有很顺利的。有被轰出来的,也有受到热情欢迎的。一天下来,100套全卖光了,收获了五六千元,比公司开发的产品收入多得多。
第二天没货,休战一天,第三天继续。连续一周,收入近两万元。
“这几天产品订单多吗?”辛苦了一周,吴老师在大排挡犒劳大家。得知不到十台产品,吴老师笑了笑:“别怕,我们现在可以天天卖书,撑得住!”
吴老师的手机响了。
“吴总,我是管理委员会的陈副主任,刚市里打电话来了,明天石油部一位领导,携带石油公司领导来你们公司视察。”
吴老师心里激动得呯呯直跳。他想一定是部里领导看了内刊杂志,希望静电接地报警器这一设备进行深入了解。
“陈主任,谢谢你,真是太好了。我们的条件你清楚,没车,你可以支持一下吗?”
“不用!我们都考虑到了,明天由我直接接他们到你公司去。”黄岛管委会的服务做得真好。
“有了这产品,油库安全事故就可以大大降低了。”第二天,在办公室看了试验、产品后,来访客人很高兴。
“吴总,你的车呢?”客人提出去生产基地参观,见吴老师没开车,便随口问了一下。
“这就是我的车!你们跟我走。”吴老师骑上自行车,潇洒地前面引路。
吴老师心里很明白,现在是创业阶段,没有必要刻意去装扮公司。把公司实际情况真实的展现出来,说不定还能获得他们的支持。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是由无到有的,都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看着简陋的生产基地,四名生产人员全是手工作业,部领导表示理解。
“没有你们做不成的事!”视察完毕,客人没有接受吴老师的宴请,留下这句话,就离开了。
煎熬一般的一周过去了,订单仍旧很少。一天一两单,一单一般是一两套。
“喂!请问你们那里是卖静电接地报警器的吗?”电话突然响起,声音很急促。
“我是山东的,定50套,先给你付一半货款。货到后,再付全款。抓紧发货,越快越好。”张姐以为听错了,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就这样,第一个大客户成交。
大家高兴地跳了起来。张姐刚把电话放下,又响了。
“你们是卖静电接地报警器的吗?怎么老是占线,一直打不进来啊。”对方说。
“对不起,刚才客户在下订单,耽误您了。”张姐向对方道歉。
“我是山西的,请给我定100套,抓紧发货。”几乎与刚才山东客户一样的急切。
吴老师临时做起了助手,把帐号传真给每个订货机构。
广西、广东、海南、江苏、浙江、湖北等地,不断打来电话。张姐嗓子都哑了,吴老师亲自上阵。
“今天一共11家石油公司打来电话,合计下定单600套。”晚上,张姐向大家通报了数字。
“太好了!一天比去年一年的订单还要多!”大家高兴得跳起来。
晚上,大家围在电脑边上。石油部网发布了一条关于做好石油行业安全的会议通知,要求油库想尽办法购买设备,防止汽车加油时因静电而引发事故。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订单不断,合同总金额达一百多万元,半年达三百多万元。
“现在存货只有700多套。”生产人员报告说,“四个人一天到晚最多做100套,手都磨起泡了。”
以前担心产品生产多了卖不出去,现在是担心生产跟不上销售要求。
“这两天共接单1000多套,下周要交货,怎么办?”吴老师组织大家开会,要求每个人上生产线,一起生产产品。
绪超来公司的当天,路过生产基地时,他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生产这个产品,导电线、钳头、顶尖等都由各专业生产厂家生产,速度很快,一天上万都没问题。关键是组合时,完全依靠手工用螺丝刀拧螺钉,上一个螺钉要几分钟,不仅效率低,而且用力大,人也累。
“吴老师,不用,有他们四个人足够了。”绪超一开口,其他人瞪大眼睛看着绪超,以为要他们四个人加通宵班。
“我之前在国企实习时,产品也要上螺钉。工人们用的是电动锣丝刀,一把电动刀一小时能装两三百锣钉。”听了绪超一席话,大家很惊喜。
张姐与绪超第二天一早就去青岛市中心,跑了许多五金店,买了八把电动锣丝刀回来。
“哈哈,没想到这么轻松,这么简单。”用了电动工具后,四个生产员工很高兴。以前他们从早上八点忙到晚上八点,总共才生产100多套设备。现在一天工作六小时,就能生产1000多台了。不到一周,他们就没活干了。
“怎么产品订单一下子只有之前的20%了?”三个月后,吴老师针对订单出现的新局面,开会讨论。
这次讨论,吴老师与绪超产生了巨大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