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浮屠祠2
(1/2)《拈花说三国》 / 灰风衣
天渐黑。前方出现一片阴暗的树林,有一条碎石小道,向林幽深处延伸。
王凡与银叶子对望一眼,不自禁都握住对方的手,踏上了林中小道。林深而幽密,道上铺满残枝枯叶,走在其上,沙沙地轻响。
约一柱香功夫,小路到了尽头,露出一幢飞檐高挑,雄伟庄严的屋宇。铜钉大门紧闭,上悬一块方匾,依稀可看见书着“浮屠祠”三个金字。
王凡笑道:“我道哪里来的漂亮大房子,原来是座寺庙!”
天竺国的佛教汉时初传入中土,开始只在上流社会流行,与道教一样,被视为一种方术。常常一祠之中,既供佛佑,俗称如来菩萨,又供老子,即所谓的佛老并祠。
《晋书》载云:汉代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循前轨。可见在当时,寺庙之中只有天竺、西域来的“梵僧”或“胡僧”。中国人只可礼佛,时称“伊蒲塞”,乃梵语“伏婆塞”的早期音译,即“男居士”之意(居家学法之士,佛教通称之为居士),是不得出家做僧人的。
王凡来自现代,寺庙对其毫无神秘可言。银叶子却从未见过寺庙,不识得“浮屠祠”是啥东西,故说出“好漂亮的大房子”的言语,令王凡失笑。只是当时寺庙一般均建于郡邑都城等繁华之地,以方便达官贵族礼拜。这浮屠祠却隐在荒坡深林之中,显得十分奇特。
王凡上前扣响门上铜环,等了半天,没有一点回音。
银叶子大声道:“行路之人错过宿头,天际已晚,望主人家行个方便!”她声音娇嫩,却把诸葛靖等老江湖的口吻学个十足。又等了半天,仍无声无息,无人前来开门。
王凡心想:“莫非寺里的大师不懂中国话?”
银叶子却火起,骂道:“这些有钱人,良心坏透了!便是让我们住一晚又打什么紧?却象个缩头乌龟,莫不成以为我们是强盗?”
堵气踢了大门一脚,却听吱呀一声,门竟开了。里面院落似乎很大,长了很多株参天大树,黑沉沉的夜色中,也看不真切。
两人亮起火折,小心走进祠中。
前方的远处,有一阶阶台阶通往高处的正殿,正殿里似乎灯火通明,一阵阵低沉而庄严的诵经声,如淙淙流水,自前庭流过,回音模模糊糊在黑暗中摇曵。
王凡牵过银叶子冰凉的小手,低声道:“等会到了大殿不要出声,寺里的僧侣在诵经,不能被打扰。”
两人沿着台阶一步步走近正殿,只见殿门半掩,宝象庄严的佛像下,上首坐了两个深目凸鼻的老番僧。下面的蒲团上,坐了二十几人,个个目不斜视,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专心在诵经。
银叶子忽轻啊了一声,赶紧捂住自己的嘴巴。她看见自己的姐姐以及诸葛靖孙健等人居然都坐在诵经的人当中。
王凡轻轻一拉银叶子,两人悄悄的进去,也在后面的蒲团上坐下,学着众人样,小声的哼诵。
上首的一老番僧面露微笑,微微颔首。约半个时辰后,诵经结束,微笑的老番僧站起来宣了句佛号,道:“今日是我佛成道节,稍后请诸位居士随老衲去斋堂喝碗腊八粥。”
此时银叶子与姐姐金叶子已抱在了一起,叽叽喳喳又哭又笑。
王凡也找到孙健,互道别后情形。孙健当日在战场上追赶诸葛靖一行,正巧救了因力气不足乱军中被扫落下马的金叶子。
追上诸葛靖等人后,几人一路南行,沿途不停与追捕的广陵军交手。幸亏孙健反追踪能力极强,最终摆脱了追兵,几日前来到了浮屠祠。诸葛靖似乎在寺内遇到了几个旧相识,不时会过去交谈,但似乎谈得并不愉快,每次回来都怒气冲冲,面沉似水。
孙健很想把太平道这股势力收归己有,作为给孙权的投名状。这些日子他与众人也成了战友,但诸葛靖等人虽然对他很尊敬,似乎却并未完全接纳他,总是有意无意的拉开点距离。唯一的收获,只有金叶子,成了他的脑残粉,完全狂热的崇拜着他。
说话间,有杂事僧侣过来带王凡与银叶子安排客舍住宿。
银叶子选择在金叶子房间里加了一付卧榻。王凡见空着的客舍还很多,就随意挑了间僻静的房间。
收拾了一下卧具就出门找银叶子她们汇合去斋堂吃饭。
银叶子一行人都不知腊八粥是啥玩意儿,王凡给她们解释腊八节与佛教的关系,听说腊八粥里有红枣、核桃、杏仁等等各种好吃的东西,银叶子兴奋得直叫唤,吵嚷着马上就要去吃,被金叶子在头上敲了个暴栗才老实。
金叶子是个很文静的姑娘,更多的时候是站在孙健身边,安静的倾听他讲话。
一群人说着话往斋堂走去,迎面见一僧侣带了两个汉子走过来。
这两个汉子长得很有特点,一个矮而胖,满脸虬髯,不怒而威;一个高而痩,细眉细眼,一脸斯文。两人俱着一袭灰袍,矮的快要拖在地上,高的吊在腿上,模样奇异而滑稽。
只听一脸斯文的高瘦子惊奇道:“咦,格老子的龟儿子,这宫廷可真不小!”
矮胖子摇头道:“此言谬矣,谬之极矣,岂不闻西方有佛,名曰浮屠?浮屠祠者,和尚庙也!黑子你不学无术,指庙为廷,可笑呀可笑!”
本来王凡只是好奇的看了他们一眼,并未多注意。忽听两人说话,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