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品 周郑交质
(1/2)《小品东周》 / 酒醉天狼
书接上回,周平王想任命虢公为卿士,代替郑庄公,谁想虢公坚辞不肯,当天便回国去了。
那咱们就得说一下,现在周平王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的地位呢?大家都知道,夏商周时期,乃是奴隶制社会。最高统治者就是王,你看禹王、夏王、商纣王、周文王、武王、宣王、幽王等,都是最高统治者。但是他们和诸侯的关系不属于封建社会“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个层次。诸侯出自国王册封,爵位世袭,且有一定的自由和权力。在自己封国上,诸侯便是老大。到了东周的时候,周平王将镐京的一大片土地都给丢了,只剩下方圆六百里,在诸侯国之中,只能与一个中等诸侯国相比而已。周平王本身也没啥能耐,这就导致名义上他是最高统治者,但实际上,周平王对诸侯的辖制越来越弱。如此一来,在诸侯国主的眼中,周王仅仅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到底听不听周王的话,给不给周王面子,还要看具体的情形。
这个时期,秦国刚刚发展起来,但是老家秦地偏远,根基比较薄,暂时还上不了台面。齐、鲁、宋三国忙着过自己的小日子,且离着洛阳亦是不近。郑庄公呢,有他爷爷立下的好名声,有他老爹打下的好基础,还有郑庄公本身也是过日子的人,更有一个好职称———周王卿士。加上郑国离着洛阳非常近,这就导致在诸侯国中,郑国有钱有功,有实力有名气,腰杆子相当硬。这才导致虢公石父因害怕郑庄公怪罪,并不敢取而代之,而是赶紧推辞,退回本国去了。
郑庄公虽说经常旷工不在洛阳,但是洛阳发生的大事小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线。如今周平王唱了这么一出,郑庄公咋能不知道呢?当天便驾车入东都洛阳而去。
见到了周平王,行礼毕,郑庄公奏道:“吾父子蒙大王重用,秉政为王朝卿士。臣愚钝,不堪重用,欲请辞归国,望大王恩准。”
平王听了郑庄公这么说,心里咯噔一下。万一郑庄公真的生气回家,两人的关系弄僵了,自己以后的日子是不好过呀!赶紧说道:“卿言差矣。卿忙于国中事务,多日不见,孤甚是挂念。今日卿来洛阳,孤如鱼得水一般,卿为何请辞耶?”
郑庄公翻了翻白眼说道:“臣有一痴弟,不知安守本分,臣忙于此事,方久离朝堂。前数日,终将此事摆平。臣恐大王有所差遣,不敢怠慢,连忙入朝来见。来此路上,臣闻大王欲令虢公代臣之职。臣自思才力愚钝,不如虢公,焉能尸位素餐也?”
周平王听郑庄公这么一说,心里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顿时脸红脖子粗、结结巴巴的说道:“卿久不上朝,孤亦知卿国中有事,方思令虢公暂代卿职而已。虢公敬卿贤德,早已归国矣!”
郑庄公听周平王说的亲切,咔嚓一下,腰板就挺直了,站起身来言道:“卿士乃大王之卿士,欲用何人,全凭大王做主。虢公贤而有才,臣理应让位。不然,国人将议臣贪恋权势,不知进退。”
周平王一看郑庄公这幅架势比自己还硬气,赶紧陪着小心说道:“卿父子劳苦功高,为王朝卿士近四十年矣,兢兢业业,君臣相安,卿疑孤也?卿若不信,孤可将太子狐送入郑国为质,可乎?”
郑庄公说道:“任职与辞职,皆臣之本分也。哪有天子委质与人臣之理?天下人恐咒吾矣!”
周平王见郑庄公没有直接拒绝,知道此事有门,脑筋一转,赶紧说道:“无妨。卿甚贤德,孤特遣太子去郑国学习治国之道,亦解卿之疑心。爱卿若再不允,必是怪罪孤也。”
郑庄公任凭周平王怎么说,就是不肯接受。这个时候,有一大臣出班说道:“今日之事,大王不遣太子,郑伯疑心不能消;若遣太子,又恐他人说三到四。依臣之见,郑伯将郑世子遣送入周,大王遣太子入郑,岂非两便?”这就是个和稀泥的,还以为他有什么高招呢。
周平王听了,忙点头说道:“如此最好,就这么办!”既然周平王都用命令的口气说了出来,郑庄公也不好违背王命不是?当即答应下来。出了朝堂,当即遣人归国,将世子忽接了过来,留在洛阳做为人质。随后向周平王谢恩,亦将太子狐迎接到郑国去了。后世有人评价周郑交换人质之事时言“君臣之分已废”,有一诗说道:
腹心手足本无私,一体相猜事可嗤。
交质分明同市贾,王纲从此遂陵夷!
将周太子糊弄到了自己的地盘以后,郑庄公踏踏实实的在周平王这里好生理事,与周公黑肩共同管理朝政。公元前七百一十九年,周平王一命归天,在位五十一年。郑庄公见周平王薨逝,乃命世子忽归郑,迎太子狐回洛阳继王位。
也是太子狐无福。在郑国做了这么多年的人质,突然接到周平王薨逝的消息,伤心不已。又想老爹卧床之时,自己没能尽些孝道,慰问起居;入殓之时,亦没能哭灵戴孝,越想越是伤心,不由得走一路,哭一路。哀伤过度,方回到老家洛阳,一口气没上来,也随周平王而去。估计太子狐在郑国没受到什么太好的待遇,身子骨太弱了,抗打击能力着实不强。
太子亦逝,群臣无法,只好拥立太子狐的儿子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各路诸侯都来奔丧,又拜见新天子周桓王。虢公忌父最先来到,行为有礼,举止有节。人缘混的那是特别的好。
周桓王一想自己老爹死的有点儿冤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