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番外篇 我的心理案例最终章(11)
(1/3)《见鬼现场回头看身后》 / 蒋凯
呆在二楼和三楼之间的笔者,面对这灵异事件就这么结束了,心中的懒惰心理就开始作祟了,看着再爬上去还要爬五六层呢,倒不如趁着现在楼层较低,转身回大堂重新坐电梯上八楼呢。
笔者这么“一省心”,却把那大堂里的前台接待和保安大叔给吓的不清......大堂里的两人本来就被楼道里的动静一惊一乍的不行了。笔者还堂而皇之的从消防楼道里折道而返。这一出来,那前台接待和保安大叔顿时脸‘色’瞬时铁青铁青的,均站在原地,张大着嘴巴、瞪大着眼睛一动不动的看着笔者,笔者也有着顽童的心态,看着大堂里这两人是这样的表情,七七八八的猜到了他们为何会恐惧,笔者按耐住心中的窃喜,佯装一脸憔悴的样子,来到了电梯口,开启按钮,等电梯‘门’打开,笔者走进电梯的时候,有意无意的说道:“这楼道里怎么有这么多人,都挤不上去,还得回来乘电梯!”当电梯‘门’关闭的那一刹那,笔者看到了前台接待‘欲’哭无泪、保安大叔一脸惶恐的表情......
房,终于算是“一路太平”,再也没有出其他什么幺蛾子了。回到客房后,笔者或许是路过了郭丹丹的客房‘门’,郭丹丹听到了动静,所以立即打电话给笔者,确认笔者一切太平后,才安心休息......
翌日,郭丹丹早早的敲响了笔者的房‘门’,说是得赶紧前往海濛,原来郭丹丹的最要好的朋友薛梅已然准备好了前往长江边上的烧烤,海濛虽然是海淳的一个镇,但由于海濛偏隅一方,位于长江边上,所以还是要做长途汽车过去,得用时将近一个小时。如此一来,时间确实比较紧张了,笔者也没多想。懵懵懂懂的起‘床’洗漱后,就跟着郭丹丹退了房,前往海濛。把昨晚发生的一切几乎是忘的干干净净......
到了海淳车站,笔者和郭丹丹坐上了前往海濛的客车。坐上车后,笔者百无聊赖,拿起了手机浏览起了新闻,这不浏览还好,一浏览就看到了一则有关海淳的新闻报道。
新闻标题《法医度假。不忘破案》
新闻就不复制黏贴了,大致的意思就是一法医到海淳旅游,在夜游豪河的时候,灵敏的嗅觉察觉到了一建筑物内由尸体,于是报警叫来警察,结果在那建筑物中果真发现了两具年轻人的尸体。
读者们,这个表述大家应该能察觉到什么了吧?巧妙的避开了笔者发现尸体的“不可思议”‘性’,用一个法医,将一些“不合理”的东西演变为合理。
事情到这里,应该说还远没结束。那两具尸体的身份、死因还不明晓。当然在10月4号那天是不可能通过新闻媒介就知道事情的真相的。这得等待,所以有关那两具尸体的死因还得放一下,言归正传,继续讲述笔者跟着郭丹丹来到海濛所遭遇的灵异事件......
(‘插’播一个‘’絮)
今天是一个看似普通,但对于笔者而言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在9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06年的10月12日,笔者的一篇《念在同里的念、爱在同里的爱》的游记获奖了。很多读者或许会问:一篇文章获奖或许会难忘,但很难称得上“非常特别”吧?其实不然,这篇《念在同里的念、爱在同里的爱》对于笔者而言,有着太多的意义:它是第一篇让笔者登上领奖台的文章、它是笔者到目前为止写的唯一一篇游记、它的获奖让笔者开始喜欢上了旅游、它是唯一一篇让笔者充满遗憾的文章:因为它还能参与评选更高级别的奖项。但由于笔者的“完美主义”、‘精’益求‘精’,以至于比截稿晚了3分钟,也就是这个3分钟,让笔者的这篇文章没有参与那更高级别奖项的评选。让人遗憾无比!
今天趁着这个机会,笔者将这篇文章寻找了出来,在这里分享,也顺便证明一下:笔者不光写恐怖小说,其实写点游记、搞点小资情调的文章也是可行的。
翁琢五七字,儿亲三百篇。要知皆学力。未可以言传。得处有深浅,觉来无后先。?
殊途归一辙,飞跃自鱼鸢。——南宋词人 叶茵
很巧合,这首词是我在去同里的前一天上课的时候学到的,老师是苏州人,一口标准的吴侬软语,听他念这首词的时候,感觉特好听。更巧合的是写这首词的词人叶茵是同里人。
就是在这样诗词的感悟下,我踏上了去同里的路程。
同里的名称是因“富”不出头,田不忘土而得来的。在我的印象中同里的居民应该是很富足的,当到达同里的时候,看到同里居民几乎个个开店,可见同里的“富”不是‘浪’得虚名。江南水镇是一个需要细细品味的地方,人多游玩,更多的是言语上的‘交’流,很难再去慢慢体味江南水乡那种喧哗背后的余洌,所以我不想跟随大部队一起浏览同里。
可是,当我一个人走在各种小巷‘弄’堂的时候,起先的新鲜感已经没有了,随之而来只是一个人的孤寂。再加上江南水乡的小路错综复杂,来来回回,我已经在同一条小路上折返多次,根本不得游玩水乡的要领。正在我有点懊悔脱离大部队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在一条窄小的‘弄’堂里,有个‘女’子正在‘门’口打水洗漱。幽深的‘弄’堂,古朴的墙砖,一个二八年华的‘女’子,正悠然的洗漱,这样的场景岂能不将我吸引?我徐步走到洗头‘女’子的跟前,那‘女’子正好洗漱完毕,看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