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八百三十八,丫的喝多了!
(1/3)《王老实的幸福生活》 / 救火匠
到了鸟语花香的时节,前苏如同绽放的鲜花,华夏第一村的名号没有挂上,却不输南边儿那个村。
与那村相比,前苏村底气更足。
毕竟那村是举全省之力硬生生堆出来的,依靠大项目和贷款、扶住资金。
真要分析下,那就不是个村,就是刻意把工业模式强行嫁接到农村上。
看上去花团似锦,闻起来疑窦丛生,吃下去一嘴恶心。
前苏不一样。
自力更生,虽说有王老实那妖孽作祟,却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后来也有锦上添花的,也仅仅是添而已。
比拼实力,前苏比起数字上的那个村不知强了多少。
也就是前苏不想挣个虚名。
真正的华夏农民都知道一句话,猪怕肥的。
几年来,新区方面已经多次提出强带弱,让前苏兼并附近的村子,逐步发展为大城镇,走跨越式发展。
村里很多人都是乐意的,王老实又当了恶人。
扶持不是不行,新区提出来的模式不对,会给将来埋下祸根,人心隔着肚皮,新进来的外村村民能够接受近距离的落差?
王老实是打死都不信。
后来,新区方面也就不了了之,没有过分逼迫。
单从人文环境上说,前苏是个更接近淳朴的村子。
这几年来前苏旅游的人越发多起来。
曾经有过一回,村里打算设卡子卖门票,让王老实知道了,好一顿奚落。
从此那样的提议再没有。
华夏最优秀食材供应商的发源地,前苏有很多值得市民去的地方,遍布的农家院落,采摘园,还有小河边儿专设的烧烤区,都很吸引人。
四月是黄金季节,前苏村里游人如织。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个人走得很快。
这人叫朱孟和,三十来岁,不是前苏本村人,他母亲是前苏嫁出去的,论起来管王老实得喊舅,很远那种。
朱孟和供职于前速食品公共关系部,是个负责外联的小主管。
别看只是民营企业,和别的地方一样,同样复杂。
职位分油水和贫瘠,公共关系部,说白了,就是处理与政府或者其他方面的关系,是个体面的部门,但油水实在比不得其他部门。
这个部门的员工除了薪水,出差补助之外,就能指望年终那点奖金。
摸着良心说,前苏食品的待遇相当不错,欲壑不满那就是人性的问题。
这个朱孟和人性就不咋地。
他跟段伟接触,并非那么简单。
朱孟和与普通员工相比,身上多了一个因素,他算是前苏外戚子弟,半个自己人,属于可以放心那种。
谈判事关重大,其中又参杂了很多不为人所知的辛秘,王老实肯定不能大大方方的谈,什么手段都没有。
也不用王老实和程志翔亲自做,那新都不用出手,只需要出动一个专门应对小组就足够了,本来就没打算怎么着,预防为主。
朱孟和的任务就是借其工作性质,与对方人员接触,交好其中一两个,能套取点什么算什么。
这货倒是听话,四处胡乱折腾的时候,结果就跟段伟对上茬儿啦。
休息日,段伟在烧烤河滩架起了炉子,约朱孟和去。
小朱同志犹豫了下,还是跟上边儿说了,他的主管没反对,叮嘱了几句,就让他去。
河滩那里颇拥挤,路过停车场的时候,朱孟和就知道今天里边儿会挤爆。
果不其然,到处都是人。
孩子们正兴奋的满地跑,哪怕有安保人员维持秩序,整个河滩也显得过于闹。
游客们大都夸前苏财大气粗,不为别的,就这片地儿,设施那么齐全,还有那么多维持秩序的,打扫环境卫生的,投入绝对不少。
一开始,前苏的村民也觉得难以接受,后来还是王庆其从王老实那儿听了解说,又找了个明白人给村民做工作,才没起风波。
如果这些人真的只烧烤,还全自带,临走啥都不要,那真是遇上会过日子的,没辙,你收费人家也不来。
但华夏人讲究穷家富路,舍得在外人面前掏钱。
河滩这里有专门的区域,那是前苏村里的专用地方,卖一些小玩意儿,酒水之类,还有新鲜的食材,当然,也有烧烤用的各种用具。
销路很不错。
另外,凡事就怕认真,绝大多数游人走得时候都会光顾下前苏大市场,还有采摘园,前苏旅游的收入里,河滩贡献很大。
村民们这才真正服了。
穿过人丛,朱孟和看到了最边缘的段伟,正在熟练的忙活,小烧烤炉,一个保温储藏箱,好像还有冰桶,一把遮阳伞,两张折叠椅,折叠桌,还不错,很专业。
其实段伟一直在寻找朱孟和的身影,他担心最后这位爷不敢来。
看到的时候,他真是松了一口气,好的开始,成功的一半儿。
“来啦、稍等一会儿,这就开烤。”
段伟说话很随意的样子,用手指了指冰桶,“有冰镇啤酒,口渴了先喝着。”
天气确实热,薄外套已经穿不住,朱孟和身上燥热,除了天气原因,心里因素占据了很大一块儿。
他没客气,掀开冰桶,拿出一罐来,打开,大口大口的灌了一半进去,“真爽!段经理也来一罐?”
段伟笑着摇头说,“先等会儿,我考完这些串。”
朱孟和从口袋里掏出烟来,刚